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书画家丁逸和他的“两个半话题”

——“华夏正财神赵公明画像”第一人丁逸老师印象记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丁逸 2012-06-28 18:20:09
丁逸是个内向的人吗?也是,也不是。大家聊其他话题,你仔细看,他那两束长而外翘的浓眉下,一双眼睛平静地看着你,半天过去了,他丝毫没有要搭话的意思。

有时候,我在想,学习难吗?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方向对,方法也对,学起来如探囊取物;方向错,方法肯定错,学到真本领难于上青天!

丁逸是个内向的人吗?也是,也不是。大家聊其他话题,你仔细看,他那两束长而外翘的浓眉下,一双眼睛平静地看着你,半天过去了,他丝毫没有要搭话的意思。

但是,如果大家聊天的内容,涉及到“两个半话题”,尤其是第一个话题时,你再看,他的眼睛就开始发亮了,嘴唇微微翕动,时不时插上一半句惊人之语,还会哐哐哐讲上一大段子……

难与不难,因人而不同;内向与外向,此一时,彼一时也。

丁逸是谁?一个和我相处了八年的老邻居,一个58岁已经写写画画了50年字仍然默默无闻的书画家。

丁逸的“两个半话题”是什么?一书画,二养花,剩下半个是健身。

我对丁逸的敬重,不仅仅是因为先生的书品;更重要的,是因为先生的人品。

八年的邻里交往,使我熟知了丁逸的话题。在他的语言里,没有怨恨,没有后悔,没有谴责,没有嘲弄,没有他人非,没有艺术大家对他书画造诣的溢美之辞,没有权贵与其交往过程中的精彩片段。

古人云,“口乃心之门户”。因为心中有内敛,有低调,有谦卑,有恭敬,所以先生的口中才有那么多“没有”。

在小孩儿的书画中,他看到了稚拙的美;在年轻人的书画中,他看到了进取的美;在老年人的书画中,他看到了沉淀的美。

佛眼看到佛,魔眼看到魔。美好的内心天地,折射出花香鸟语的外部世界。

从丁逸爱养花,我联想起王羲之爱养鹅。相传,鹅的体态和身姿,给了王羲之创作的启示和灵感,他据此揣摩出了书写的灵动和柔美。那么,“妙笔生花”,花香与墨香之间,花态与书态之间,又有些什么关联呢?

丁逸瘦小且健康的体魄,持之以恒的健身习惯,与其书画作品的精、气、神之间,有关系吗?——解铃还需系铃人。下次若面见他,我定要问个明白。

丁逸大我十多岁,从不以长者自居。作为过来人,也没给我提过什么建议。可是,每当“文人相轻”或“孤芳自赏”的念头,从我这个小读书人的内心刚刚升起,我就看到了先生浓眉下谦和、清静的眼神……于是,我又恢复了常态。

感谢丁逸老师送给我看得见的墨宝珍品,它装点了我的书房;感恩丁逸老师送给我看不见的精神滋养,它强大了我的内心。



《敬天爱人》



《真实的力量》

写于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凌晨

(陕西唐人置业顾问有限公司刘国全)

附:书画家丁逸艺术简介

丁逸,1954年生于秦都咸阳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华夏正财神赵公明画像”第一人

(现供奉于楼观台财神庙正厅)

国家博物馆画廊职业书法家

自幼研习文学,苦修书画

长期从事书画、书史、书论的学习与研究

其书作五体皆能,尤以小楷与行草见长

作品及传略先后被载入《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集》

《中国书画陕西著名美术品牌形象通典》

《中日书法家大辞典》、《陕西书画名家作品集》

《海峡两岸名家书画集》等数十部典籍当中

丁逸的书画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

慈善基金会和国务院部委及国家领导人收藏

省书协主席雷珍民盛赞其书曰:神韵超群天资特秀

书协顾问、师大教授曹伯庸评:笔端流美墨韵生辉

中国社科领域泰斗霍松林更是不吝珠玉

高度评价丁逸书画: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