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他人系统导弹罗斯 2012-05-29 09:13:02
在莫斯科举行的“新安全空间构建中的反导因素”国际会议上,针对北约执意于2020年前部署欧洲反导系统且不从法律层面保证不瞄准俄境内目标的立场与态度,俄罗斯发出了“决定用毁灭性力量进行...

在莫斯科举行的“新安全空间构建中的反导因素”国际会议上,针对北约执意于2020年前部署欧洲反导系统且不从法律层面保证不瞄准俄境内目标的立场与态度,俄罗斯发出了“决定用毁灭性力量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威胁。那么,这是俄忍无可忍下的放手一搏,还是实力增强后的绝地反击?俄又缘何在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反导博弈中态度日趋强硬?请看本报特约专稿——“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近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新安全空间构建中的反导因素”国际会议无果而终,俄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僵局依旧。针对西方的“咄咄逼人”,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在会议上警告说,如果俄认为北约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威胁到俄国家安全和利益,俄将考虑对该防御系统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此举立刻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战略空间遭挤压,国家安全受威胁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持世界格局的单极化,美国对有能力挑战自己地位的国家不断推行打压政策。特别是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继承人,得到了美国的单独“照顾”。从科索沃战争到俄格战争,从打击利比亚到制裁伊朗,从颜色革命到北约东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不断遭到侵蚀。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严重威胁了俄的国家安全,并引起了俄的极大焦虑。

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之所以能牢牢地保持大国地位,主要依赖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在常规武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惟有导弹核武器才能使西方国家对俄产生真正畏惧。美国一方面大力倡导与俄共同销毁战略核导弹,另一方面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仍加强反导能力的建设,就是希望俄罗斯失去最后的“杀手锏”。

尽管北约宣称建立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目的是对付某些“流氓国家”,并非针对俄罗斯。但实际上,伊朗、朝鲜等国根本不具备发射洲际导弹的能力,并且美国拒绝从法律上保证不以俄军导弹为目标,其动机不言自明。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伊格尔·科罗特琴科认为,北约一再为欧洲反导计划披上“防范伊朗远程导弹”的外衣,但实际情况却是要彻底封杀俄战略导弹的威慑能力。俄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弗拉季米尔·阿诺欣也表示,美国借北约之名在欧洲“先是部署导弹,之后就会在周边部署保护分队,再逐步变成军事基地,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一旦在东欧也建立与阿拉斯加格里利堡类似的反导基地,美国就可以监视和瞄准俄罗斯的整个领土,形成对俄“导弹防御圈”。对此普京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在欧洲建立反导系统的设想引起了我们合理的担忧。为什么这一系统比其他系统更让我们不安?因为它涉及的是只有俄罗斯在该战区才拥有的战略核遏制力量,破坏了历时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军事政治平衡。”既然欧洲反导系统触动了俄国家安全的底线,那么俄罗斯也必然不会退缩半步。

军事改革稳推进,打击手段更多样

俄总参谋长扬言对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先发制人”,虽然有一定威慑的成分,但也绝非戏言。在强硬的外交措辞背后,是俄军日益强大的作战能力。

俄格战争以后,“梅普组合”对俄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场旨在打造俄军“新面貌”的军事改革目前已经告一段落,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俄有近、中、远程3种导弹防护系统。

近程导弹防护系统的防护范围在30—40公里以内,用于保卫小型目标的导弹系统,例如“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铠甲-S1”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和“梦神”防空导弹系统。中程导弹防护系统防护范围可达40—200公里,用于保卫大型工业、行政和军事设施的系统,例如S-300、S-300V4和“勇士”防空导弹系统。远程导弹防护系统则超过200公里以上,能拦截敌人侦察机和战略飞机、抗击导弹打击(包括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系统,例如S-400、S-500系统,未来则有S-1000系统。据报道,S-500将配备X波段主动相控阵雷达,作战半径将达到600公里(比S-400远200公里),能够发现和同时消灭10个以7公里/秒速度飞行的高超音速弹道目标。

俄空天防御毁伤压制武器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拦截系统。在积极发展和部署S-400和S-500地空导弹、地面高炮火力和歼击航空兵等多种防空反导系统的同时,俄空天防御部队还将继续改进A-135战略反导系统,提高其与防空和非战略反导系统的协同作战能力。俄还计划在第四代空天防御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各军兵种通用的“第五代防空反导一体化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另外,为了应对未来复杂的电磁环境,俄也在发展多功能电子对抗装备。为了对付敌卫星装备,俄还将发展地基或空基反卫星武器。同时,未来几年俄罗斯打算为发展空天防御部队所拨的资金将占2020年前国家装备计划总额的20%。

日前,就在反导谈判陷入僵持之际,俄高调宣布,加里宁格勒启用新的“沃罗涅日-DM”雷达站开始值班,并准备部署新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系统和“铠甲”防空系统。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以说,强大的导弹防御部队是俄在谈判桌上最大的砝码,它也使俄拥有不惜与美“翻脸”的底气。

国内政局变复杂,外交政策有传统

2012年是总统大选之年,虽然普京成功重返克里姆林宫,但其面临的形势却是严峻的。政治经济改革正步入“深水区”,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与新的“普梅”组合产生了尖锐的对立,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派。因此,普京需要维护自己的政治威望,使人民相信政府有能力使俄罗斯走向富强。在这种情况下,普京不可能轻易丢掉自己营造多年的“硬汉”形象,俄政府也绝不会在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上“失分”。

俄罗斯历来有强硬的外交传统。在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和泛斯拉夫思想的影响下,无论总统还是普通民众,每个俄罗斯人的精神世界里都有着强烈的大国情结,俄罗斯的弥赛亚意识深入人心,这是历史传统和地缘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痛苦的十年”使俄国人更加坚定了争取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勇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凭借广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有着辉煌历史的军队,民众心中又一次燃起对恢复大国地位和重铸历史辉煌的期待。

正因如此,北约越是“咄咄逼人”,俄就越会坚决地“斗争到底”。

反导问题难定论,斗而不破是主线

虽然目前美俄双方无法在欧洲反导问题上取得一致,但不能就此说反导问题永远无法解决,更不能说美俄两国将因此重回冷战时期的对峙。正如俄罗斯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所言,谈判解决反导问题的“极限点”尚未到达。

一方面,作为两个世界主要大国,美俄间存在重要的合作关系。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美国需要俄罗斯的支持。特别是在反恐领域,两国具有重要的合作潜力。而俄罗斯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与美国的合作。相信随着经济领域合作的加强,两国关系总体上将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反导问题自然也将迎刃而解;另一方面,俄罗斯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也为解决反导问题提供了客观条件。近年来,一些先进武器开始陆续服役俄军,其中既包括先进的战略导弹,也包括各类常规武器。新的战略导弹将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机动能力,美国当前的反导系统很难对其构成威胁。而且随着双方在常规武器领域差距的逐渐缩小,战略核武器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将逐步减弱,这些为解决反导问题提供了可能。

由于影响欧洲反导问题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难说欧洲反导问题的未来会朝着某个既定的方向发展。但能够确定的是,反导问题的博弈永远离不开两国关系主框架,“斗而不破”仍将是未来欧洲反导问题乃至俄美关系发展的主线。

(马建光 陈童 岳师光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