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袁敏国画作品赏析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 2011-09-05 12:58:33
  文/蔡梦娇
  文/蔡梦娇
  袁敏,号圣泉居士、山东齐南人,少儿时期受外公的启蒙;背诵唐诗,练习书法与简笔画,后来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开始学习中国画,曾得到黑伯龙、于希宁等先生的指点,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因为性格的关系,他酷爱写意花鸟。袁敏的画讲求情采并生,又兼具大气之风。这情采、大气能从他的艺术语言中充分显示出来。他注重师法传统、也注重师法自然,追求画面的神韵畅达。从画中看得出他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不为前人的画法所拘;他笔下的花鸟、灵猿,不拘于形似,而着眼于传神、传情,他作品中的取材和画法不避俗而不俗,兼具力感、美感、气度。尤其是在运用水墨语言时善于在不经意间制造情绪与气氛,表明画者深谙水墨艺术的创作原理。水墨创作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好的作品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
   
   
  “中国画”在今天已经很难有统一的品评标准。由于绘画的观念与技巧彼此有很大的差异,很难用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标准来要求,因此出现了多派争鸣的局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时代,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在中国画领域,可以走中西结合的路,也可以走以古开今的道;可以在传统笔墨、意境上下功夫,有所创见。如今,“中国画”领域不断扩大,从壁画到卷轴,从工笔到写意,光色的配合为绘画带来无限的可能。匠师与文人的合二为一也成为“中国画”的特色。20世纪之后,西学东渐,西方的绘画观念与方法被引进到中国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传统与技法。时至今日,“中国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是必然的。但是,西方绘画追求表现,象征与寓意,极具现代感。中国在过分求强突变的过程中却怠慢了传统的文人水墨画,把它视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加以排斥。虽然上一世纪有许多有许多仁人之士献身于文人水墨艺术,并涌现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李苦禅、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大师,但总体来说,文人水墨的精神与技巧未得到充分的发扬,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画领域承继中国文人水墨精神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文人水墨的精神与技巧在袁敏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一位画家只注重必然性、研究画理、画法,不注重灵性、兴致的浑然天成是画不出好画来的,袁敏是个扎实规矩的创作者,但又极具情采,他从规矩中求创见,在狂怪中求法理,他的画是有意味的、是传神的、是耐人琢磨的。这是与画家的意志、勤奋、悟性分不开的。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他可以心无旁骛,执着于绘画艺术的传承与突破。正如他的一幅作品的题字,“久居闹市心自静,写的梅花透骨寒。”在另一幅作品中写到:“深山一丛,亦花亦草;不求人知,唯自逍遥。”可以说,文人水墨的精神与技巧在袁敏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其画作可谓“情采生动,神韵畅达”。
      
 
 
  
  袁敏简介:
  济南人,号圣泉居士,自幼受外公启蒙影响,钟爱书画艺术。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师、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书法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大众书画院特聘执行院长。
  
  1986年起,先后进修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其间得众名家、教授的亲授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后数年,遍临历代名家名作,熔众家之长、铸造自我。近年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内外书画展,入选并获奖。作品在多家国家级报刊发表。
  1995年,国画《群鹰图》参加“中、韩书画名家交流展”获“文化推动贡献奖”。作品被韩国大田艺术馆珍藏并结集出版。
  1996年,国画《红霞染紫荆》参加香港回归“中华书画摄影展”获“优秀创作奖”。作品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收藏。
  1998年,书法作品《行书自作诗一首》获“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一等奖。作品由湖南彭德怀纪念馆收藏。同年,国画《白鹭》获《天鹅杯》“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书画联展”一等奖。作品由《大众日报》社收藏。名载《中国美术家选集》《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世界著名书画名家精品集》等多部辞书,出版有《袁敏书画集》《袁敏画猴》。
  200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李魁正花鸟工作室
  
  
  编辑:香玉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