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用寂寞的坚守践行挚爱的教育事业

青少年教育专家傅卫兵教授的教育“乌托邦”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寂寞坚守 2010-12-16 10:54:08
潜心研究十载,他在演绎精彩中忘却了斗转星移;春风化雨无声,他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勾勒出一位“美的布道者”的形象。他用寂寞的坚守践行着挚爱的教育事业,他以立足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型人才”为己任,搭建着一座通往理想教育的彩虹之桥。他,就是青少年教育专家、快速职业

傅卫兵生活照

  潜心研究十载,他在演绎精彩中忘却了斗转星移;春风化雨无声,他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勾勒出一位“美的布道者”的形象。他用寂寞的坚守践行着挚爱的教育事业,他以立足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型人才”为己任,搭建着一座通往理想教育的彩虹之桥。他,就是青少年教育专家、快速职业成长法创始人、“能飞的中国人”教育培养理念及其模式创始人傅卫兵教授。

  十年来,他曾在上百所高等院校进行公益性演讲;用务实的教育践行探索着他心中的教育“乌托邦”;十年来,他从未忘记“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使命,默默奔波于慈善事业的前沿。傅卫兵教授的漫漫探索路,其中充满了殷殷的汗水和夜以继日的心血。为了获得可行性的案例,他白天“挥斥方遒”于各大高校的讲堂,晚上回来后还要专心著述于深夜。还要一一回复那些“找不到路”的学子的求助。十年来,他一直恪守着“心灵导师”的职责,为迷茫中的青少年导航。

  几度春秋,多少“弟子”早已功成名就。而傅卫兵依然坚守于这块寂寞的“热土”,培育着一批批对社会有用的个性化人才。他的“弟子”个个出类拔萃,他的“弟子”个个颇有成就。或许,没有人知道他们师从何人,但单从他们的身上一定可以看出,他们的老师超凡脱俗。“傅老师是给我重生的恩师!”说这话的,是他一位多年前的学生,简单厚重的话语,承载几多感恩情怀。编者联系到这位学生时,他正因公务在美国出差,但当编者提到傅卫兵老师时,他即刻要通过网络给编者讲一个他和傅卫兵的故事。

  七年前,他还是上海某大学的一名学子。美好的人生季节里,正是他意气风发的年华。那时他有一个梦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建筑学家,建造出世界上最美、最有风格的建筑。所以,在那所大学的建筑系里,他是最出色的。他也为自己过人的建筑艺术天赋而感到庆幸,他一直都在努力着,朝着那个让他一想起来心中就全是幸福感的梦想国度。

  然而,不知是天妒英才,还是苍天无眼,突如其来的病魔晴天霹雳般打破了这个年轻人的梦想。当医生像法官宣判死囚一样告诉他,这个病基本没有治愈的可能时,他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更为恐怖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病情迅速恶化,他的视线开始变得模糊,当他连看个建筑图纸都觉得吃力时,他彻底的绝望了。

  想想为了供他念书含辛茹苦的父母,他再也没有了坚强面对的勇气。

  “那天的阳光格外的灿烂,像是有意嘲讽我即将凋谢的生命。我给自己的父母写了一封信,然而我没有勇气寄出去。我拿着那封信来到郊外最高的那个山崖上一点一点的把那封信撕碎、抛洒在刺眼的空中。我闭上眼睛,默默的和这个世界、和深爱着我的父母告别。就在我准备纵身完成生命中最后一跃时,一个有力的手一把把我扯了回来……”就这样,傅老师把这个绝望得要放弃生命的年轻人从死神的手里拉了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傅老师把我安排在他的家里住了一个多月,那一个月里,他撂下手头所有工作,带我去泰山玩了一趟,旅途中,他不露痕迹的给我做着一些心理疏导。在他的帮助下,我突然忘记了病魔、忘记了死亡。更为奇怪的是我的视力也渐渐恢复到了清晰状态。傅老师陪我去医院一检查,医生竟告诉我上次是误诊。不过,我却出奇的平静,因为,那些日子,傅老师已教会我淡定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幕。” 讲到这儿,隔着网络,编者似乎感觉到那边是一阵意味深长地沉默……

  傅卫兵老师的这个学生,现今已完成自己当初的梦想。或许,这个故事和傅卫兵教授的个性化教育理论无关,但它和傅卫兵这位真善美的布道者却是息息相关。而一个个成功的教育理论难道就和它的创导者——这样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教育探索者无关吗?

  就这样,傅卫兵一直用自己伟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并指引着那些最值得帮助的青年人,帮他们走出心灵的困惑,帮他们走上圆梦的旅程。

  有一次编者去拜访傅卫兵老师,正巧他的学生谢思齐也来看望恩师。于是,谢思齐给编者讲述了他和傅老师的不解之缘。

  谢思齐是2008年全国创业之星,在遇到傅老师之前,这个颇爱“折腾”的年轻人凭着自己的闯劲已经尝试开过几次公司,但由于某些原因,都半路“夭折”,就在他最困惑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人生导师傅卫兵教授。



傅卫兵和他的学生谢思齐

  谢思齐和傅卫兵老师的相识缘于一场演讲。当时傅卫兵举办了一场名为“梦想在这里起飞”的专题演讲。谢思齐先是被傅老师精彩独特的演讲风格所吸引,继而被他精辟个性化的见解和为大学生助航的使命感所深深感动。于是,傅老师的演讲结束后,他便找到傅老师,想拜傅老师为师。不过,傅老师在听了他的经历后的第一句话却是让当时年轻气傲的谢思气很难接受。傅老师对他说:“你会是一个很好的将才,而不是一个很好的帅才!”谢思齐听完这话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也很不服气。他就想,你凭什么说我不是一个很好的帅才啊?!不服气归不服气,但师还是要拜。就这样,傅老师成了谢思齐的老师。

  拜傅老师为师后,傅老师给谢思齐的影响也至此开始。谢思齐开始明白,做大事者,必要有“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人不能只为钱而努力,而应该尽最大努力去真心的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就是在成就自己。谢思齐记得傅老师曾对他说:“带着梦想去工作,才能真正领悟到幸福的感觉。”于是,谢思齐开始在大学生创业这方面找定位、求发展。

  在2008年全国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在傅卫兵的悉心指导下,谢思齐成为全国创业之星。如今,谢思齐也已是为大学生们引航的优秀讲师。谢思齐说:“其实我就是傅卫兵老师个性化培养下的一个活生生的典型案例。人,最怕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和精准的定位,傅老师当时一语道破我的人生定位,当时我不服,但现在我服了。因为在我诸多的经历下,我知道傅老师的分析是对的。如果没有傅老师的帮助,我可能会走很多很多人生的弯路。”谢思齐感恩的话语,再一次折射出傅卫兵个性化培养的独到之处。

  纵观中国教育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没有为乌托邦的追求留下多少余地。而傅卫兵教授所创导的“快速职业成长法”、“个性化实战成长系统”等教育培养理念及模式,打破常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力求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统一,是一场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教育改革实验。这必将为中国教育改革带来“耳目一新”的曙光。

  社会需要集理论研究和管理于一身,而且能把自己对教育的挚爱传达给社会的学者。傅卫兵教授正是这样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学者。他对教育进行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全身心的投入。他最大的动力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拳拳之爱。这些年来,他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师者”风骨和演讲风格:论述、抒情、问答并举;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思维跳跃,富于激情。依思之所至,情之所在,人之所需而施之。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而为之,,而是本性所至的自然流露。这本性,则来自他对教育事业的挚爱。

  教育就是为了理想,为了人的和谐发展,为了唤醒潜藏在人们心中认知和创造爱和美的能力。傅卫兵教授的探索之路,其实早就蕴藏了这样的美好内涵。他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重视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社会使命,倡导成功体验。他常引导学生零距离对话,他带领学生对爱和生活做深度思考及对个性化潜能的激发、培育,精警熨帖,水到渠成……他认为,教育的至高境界,应该是无痕的。这样的教育渗透于生命之中,不容易流失或消散。

  傅卫兵常说:“理想的教育应是民族利益的福祉。”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