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他让微电子研究院插上翅膀

访“工程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况顶立教授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他让微电子研究院插上 2010-12-14 09:26:33
上任五年,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院长况顶立教授已为研究院了创造高端科研以及科研成果商业化两不耽误的文化,不但发表在顶尖科研杂志上的学术研究报告翻了10倍,也迅速蹿升为工业界炙手可热的合作对象。

  上任五年,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院长况顶立教授已为研究院了创造高端科研以及科研成果商业化两不耽误的文化,不但发表在顶尖科研杂志上的学术研究报告翻了10倍,也迅速蹿升为工业界炙手可热的合作对象。

  研究院这几年获得国际肯定,而领导这个研究院的况顶立教授被选定为2011年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奖(IEEE Frederik Philips Award)得主,这个国际重要奖项堪称“工程界的诺贝尔奖”。

  出生台湾、到美国发展,目前受聘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况顶立近日接受本报专访,道出他迅速为研究院打下扎实基础的心得。

  改变现代电脑存储科技,发明闪存卡(Flash Card)的电子界传奇人物藤尾增冈70多岁时重新出山,寻找突破晶体管瓶颈的科技。他寻遍欧美学院,都未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一天,他在翻看科研杂志时,读到一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电子研究院(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简称IME)的立体晶体管科研报告,在新加坡这个小岛国找到了满意的伙伴。

  这只是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一个把科研与商业结合的例子之一,而能成功地将两者融合,一方面需要扎实的科研实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让别人知道你的科研成果。

  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院长况顶立教授说,在藤尾增冈找上门之前,研究院已经想到了这方面的科研工作,而且已经发展出了一个技术平台,所以当藤尾增冈出现时,双方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签了一个科研合约。

  “这就是当你还是默默无闻的时候,怎么让人家注意到你。”

  这就是况顶立。他能以几句话、一个故事迅速抓住别人的注意力。

  现年56岁,出生台湾,23岁到美国进修及发展,46岁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淡马锡教授,49岁出任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院长。在他的领导下,研究院获得世界顶尖企业拨款的项目数量猛增四倍,在世界一流科研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猛增16倍。况顶立因此被选定为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学会2011年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奖(IEEE Frederik Philips Award),以表彰他在半导体技术的杰出贡献,以及微电子研究发展的卓越经营管理成就。

  这个有“工程界诺贝尔奖”美名的国际重要奖项往年获奖的包括摩尔定律的发明人,也是英特尔公司创始者摩尔(Gordon Moore)、IBM全球研究中心总负责人凯利(John Kelly)、IMEC院长兼执行长德克莱尔(Gilbert Declerck)、日立前总裁浅井彰二郎等,每个机构都比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历史悠久且庞大得多。况顶立认为,这个奖项意味着研究院的战略路线是正确的。

  微电子研究院专门做电子业还未预见到的世界级科研,打下企业还未打下的基础。这一系列动作后面却是精准计算与辛勤的耕耘。

  “这当然是经验,也是因为我20多年在美国当教授时经常做咨询工作,经常与工业界接触,知道他们面对的难题。但实际上你要非常努力地去了解工业界的需要和趋势,这是没有人可以帮你的。当然还有跟工业界很好的伙伴关系。”

  支持新加坡半导体发展的微电子研究院已与几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成为战略伙伴,包括松下电器、日本电器(NEC)、霍尼韦尔、特许半导体等国内外知名电子公司。其中不少都在《财富》500强内。

  为本地工业界   培养人才

  虽然有300人的研究院每年有四分之一的人跳巢私企,况顶立不但未心痛,还颇为此感到骄傲。

  他说,除了吸引跨国企业落户新加坡,以及为本地半导体工业增值,研究院的另一使命是为极度缺乏专才的本地工业界培养人才。况顶立视选拔并培育人才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我最喜欢的人才是T型的,他们一定要在专业技术方面非常有深度,同时横向面够宽阔,要了解自己开发的技术如何能解决工业界所面对的问题,如何降低成本,还得能用工业界的语言来沟通。这是最好的人才。这两个不能分开。”

  况顶立相信“终身学习”,通常将有学习潜力的博士生安插在一些项目中,并亲自指导、及时提点。

  由于研究院本身规模并不大,因此要为本地工业界培养人才,一定要有策略与方法。他因此称研究院是以“魔鬼训练法培训出来的特种部队”。

  研究院的多位研究员在过去几年中获得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子器件协会乔治E.史密斯奖(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George E. Smith Award)、我国国家科学与科技奖及总统科学与科技奖等奖项。

  研究院也研发出可测试骨痛热症、预测心脏病的生物科学仪器。未来将进军油气工业的电子科技。

  虽然成绩斐然,但况顶立却强调,研究院距离成功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未来五到十年才是收割成果的关键时刻。

  “通常要达到一个阶段容易,但要把影响力转换成果实还需要一段时间。”

  他说,研究院未来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获得的拨款、基础设计、所培训的人才都会增多、扩大,并协助工业界创造更多工作,为本地开发新的工业,这些才是实质成果。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