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梦在军营报国情

记大学生军官、广州军区某工兵连指导员郑溢祥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 2010-11-21 09:53:40
他家中多位亲人先后患重病,债台高筑,但他励志精武,建功基层。先后被师团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四会”政治教员,2009年被集团军评为“标兵指导员”,今年3月被广州军区评为“学雷锋学李向群学英模十大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郑溢祥,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工兵连指导员。

  他从地方重点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年薪10万元的工作机会,矢志从军报国实现人生价值。

  他家中多位亲人先后患重病,债台高筑,但他励志精武,建功基层。先后被师团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四会”政治教员,2009年被集团军评为“标兵指导员”,今年3月被广州军区评为“学雷锋学李向群学英模十大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所在连队连续三年被评为“全面建设先进连”。

  在这座曾经走出过英雄战士李向群的军营,我们走近了郑溢祥。

  寻梦,报国之志历久弥坚

  “溢祥,你签了吗?”

  2004年3月,春寒料峭的杭州城,涌动着一股火热的从军潮。

  浙江工业大学一群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簇拥在部队前来招录大学生军官的展台前。这其中,就有精细化工专业的郑溢祥。

  “溢祥,我知道部队很能锻炼人,但以你的能力素质,能轻而易举地找份高薪工作贴补家用,何必到部队自讨苦吃呢?”有同学发出这样的疑问。来自浙西北山区的郑溢祥家境贫寒,靠助学贷款才上了大学,为获取生活费,他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骑自行车到5公里外的居民小区送牛奶和报纸,七点半前赶回学校上课,周末、节假日还担当家教。

  许多人不理解郑溢祥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不理智”的选择,只有郑溢祥自己知道,摆在他面前的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个延续了三代人的从军梦。

  郑溢祥的祖父曾经在上海十里洋场唱过越剧,饱尝辛酸,直到临终前还再三说:只有共产党才让中国人活得像个人,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加入党的队伍。郑溢祥的父亲年轻时连续几年报名参军,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每每从电视上看到解放军抢险救灾的画面时,都禁不住对郑溢祥说:“人要活得有劲头就要当兵,穿上军装救民于危难之中。”大学毕业前的招聘会上,郑溢祥看到有军队招聘席,欣喜若狂地将手上的7份求职简历全部投了过去。

  郑溢祥说:“我知道,选择从军就意味着牺牲奉献,但我更知道,军人的人生一定是大写的人生。”

  郑溢祥圆了三代人的从军梦。然而,命运仿佛要故意考验他,入伍前后6年多时间里,一个个噩耗接踵而至——

  父亲先后3次实施脑颅外科手术;

  母亲因恶性肿瘤做了切除手术;

  岳父也因恶性组织纤维瘤先后两次手术化疗。

  为了救治3位老人,郑溢祥债台高筑,最多时欠债达30余万元,至今尚欠8万多元。他每月工资除了留下200元外,其余都用于还债。

  这期间,仍有不少关心他的朋友劝他现实些,到地方找一份高薪工作照顾家才是明智之举。但郑溢祥初衷不改,他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快乐带给战友,加倍努力工作,年年被评为先进,当排长不到一年半就被破格提拔为指导员。

  追梦,报国之能愈挫愈勇

  其实,像许多大学生士兵一样,郑溢祥的“兵之初”也走过一段艰难的道路。

  2004年7月,郑溢祥大学毕业到桂林某训练基地接受入伍军训,曾是校业余田径队队员的他,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然而,在集训队组织军事基础摸底测试中,12项内容,他有7项亮“红灯”。郑溢祥这才明白,要完成从一名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还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从那以后,基地多了一个从零起跑的“拼命三郎”。一个月军训结束时,郑溢祥以全优成绩被通报表彰,顺利进入解放军徐州工程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岗前任职培训。

  2005年7月,郑溢祥被分配到“塔山守备英雄团”的“任常伦连”。任常伦是抗日战争中威震敌胆的英雄,彪炳史册。来到英雄连队,郑溢祥热血沸腾。然而,不到一周,他感觉到战士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刚来时,战士们经常找他问这问那,可现在不但同他说话很“客气”,看到他,还经常有意无意地躲开。他很纳闷,指导员李建军提醒他:“小伙子,你的兵味还不够。”

  正是!郑溢祥一拍脑门,战士们之所以对自己敬而远之,是因为自己“兵味”不足,“官味”有余。当天,他就从三个方面作了调整:一是把碗筷从干部桌移到战士桌;二是与战士们一样站岗;三是和战士们扎堆,苦活、累活、难活带头干。坚持下来,效果显著:郑溢祥的脸越来越黑,在战士中的威信却越来越高。

  2007年3月,只有15个月排长任职经历的郑溢祥被任命为工兵连指导员。

  这本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但郑溢祥却乐不起来:这个连队连续三年与先进无缘,官兵士气不高。

  为了尽快把连队建设搞上去,上任后,他就和支部一班人认真分析连队现状,结合连队实际确定了“内抓秩序、外树形象”的工作思路,支部一班人达成共识,约法三章:严于律己,要求官兵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对官兵关注的敏感问题,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尊重官兵,设立意见箱,广泛听取建议。

  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始终把提高战斗力作为连队建设的重要抓手。针对演训保障任务重、课题新、要求高的实际,带头钻研专业理论,培养了一大批训练“明白人”,连队当年就跨入了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的行列,被评为“全面建设先进连”。

  筑梦,报国之情融化兵心

  真诚,是带兵人唯一的通行证,郑溢祥深谙其中的道理。

  对待战士他始终坚持“三不原则”:一不怕战士犯错。二不发火。三不居高临下。和战士谈心,他将心比心,站在战士的立场,做到“三不谈”:情况不摸清不谈,必须取得发言权;战士情绪激动时不谈,等待合适时机;室内不谈,让战士放松心情平等交流。正是这种对战士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护,使每名战士感受到连队大家庭的温暖,让许多战士重新找回自信。

  士官李健飞发高烧说梦话,郑溢祥查铺时听到了,背着他就往卫生队跑,守护了整整一夜;战士何法朝的父亲患了骨癌,郑溢祥在身负巨债的情况下,带头把自己仅有的200元生活费悉数捐出,全连捐款4800多元;新战士唐作楷跑步时脚扭了,郑溢祥用自学的疗法每天为他治疗,直到半个月后痊愈……

  针对战士们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的实际,郑溢祥结合官兵的兴趣爱好,在连队成立了理论学习、计算机、书画、武术等6类兴趣小组,并担任理论学习和计算机辅导员。红红火火的学习班、兴趣班很快成为团队一道风景。短短两年多时间,连队先后有10人实现学历升级,8人获得计算机、厨师、驾驶员等各类等级证书,6人被师团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和“战士理论学习之星”。

  在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工兵连连续两年被师里评为“全面建设先进连队”,从“老大难”一跃为成为“新标杆”。郑溢祥先后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被某集团军树为“标兵指导员”。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