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陈益茂:深山里的“厚朴大王”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陈益茂深山里 2010-09-21 18:01:25
陈益茂除了一如既往地带领群众挖坑栽厚朴外,也不忘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引进药材加工商到双桥镇投资办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陈益茂还联系本村符代芳、孙大民等厚朴种植大户,成立厚朴协会或者合作社,现已基本达成意向。

文 / 刘全军  陈勇  李艳玲

    在陕西省紫阳县,只要一说起双桥镇六河村,都会说那是个藏在深处人未识的地方。那里地处秦巴腹地,山大坡陡,是全县海拔最高的一个村,也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村。由于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山民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园式生活,靠山吃山的观念深入人心。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通了路,90年代初才通上了电。在中国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以后,西部地区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也为林下经济敲开了致富之门。全村厚朴产业由野生种植到规模繁殖,如今已成为“厚朴第一村”,种植大户陈益茂摇身变成远近闻名的“厚朴大王”,成为深山里的土“财主”。

    98年以前,陈益茂的生活没有一丝波澜,平静地跟家门前的那潭死水一样。精明贤惠的妻子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陈益茂踏着暮色扛着锄头回到家,一碗热气腾腾的饭就送到了手上,喝上几口玉米烧,老婆孩子热炕头,虽说条件是差了点,一家人相处地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倒也惬意。93年正月,夫妻俩拿出全部积蓄2000元并借了亲朋1000元开个杂货店,一来方便周围群众,二来赚点油盐钱。如果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妻子也不会决绝地跟他提出离婚。98年腊月,村里务工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带回了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在黑窑挖煤挣下的血汗钱,也带回了在外面的缤纷世界里学会的各种赌博玩法。耳濡目染,言传身教,陈益茂学会了赌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家里的最后一笔钱,是妻子藏在枕头下用洗衣粉袋子裹了好几层留着给儿子上高中交学费用的2000元,老陈输光了它,在夕阳的余晖里,踉踉跄跄回到一贫如洗的家。“大概一共输了有三万多块吧,家里所有的钱都输光了,还欠下了别人两万多,老婆知道了,哭着闹着要跟我离婚,我几乎跟她下跪了她才勉强留下来了。”如今老陈摇着头无限悔恨地回忆说。老陈变成了穷光蛋,因为穷,他总觉得低人一等,走路都是看着自己的脚尖走。

    “浪子回头金不换”,陈益茂下决心痛改前非,远离赌博,靠在林场伐木、在大楠河挖煤,用了三年时间还清了赌债后,便一门心思想寻找个能赚钱的好门路。可是望着四周突兀高耸的大山,陈益茂一脸茫然。他尝试过养娃娃鱼、野猪家养,跌跌撞撞好几年,终究都没有成功。

    “致富在山,潜力在林”。2006年,双桥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研究,科学论证,找出了制约六河村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他们发现当地有几户种植厚朴长势良好,且能为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即决定把厚朴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并充分利用双桥镇尤其是六河村山大人稀、海拔适中、气候适宜的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县林业局的项目扶持,大力发展厚朴产业。厚朴是一种适宜山区生长一年栽多年生的经济生态并用的树种,其药用价值相当丰富。

    镇上包村干部来到了陈益茂家对他说:“老陈,你有几百亩的荒山,为啥就没有想到栽种厚朴,让荒山变金山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厚朴生命力强,易成活,只要在山上挖坑栽种了,既不用施肥除草,也不用二次投资,市场价格好了就采剥出售,年年挑大的采剥,年年可以有收入。简直就是个零风险的“懒人庄稼”。陈益茂认准了这就是自己多年来苦苦寻觅的致富之路。

    “人争一口气,我一定要把厚朴栽成,要发家致富,要抬起头来走路。”说干就干,陈益茂在包村干部的协调下,当年10月拉回种苗二万株,从县林业局请来技术人员给自己和几个工人进行厚朴栽种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每天带上干粮和茶水,奋战近一个月,在自留山挖坑栽种厚朴一百亩。之后又逐年发展,截止今年,陈益茂厚朴林已发展至350亩,按照每亩年收入200元计算,每年陈益茂可坐地收钱7万元。如今,陈益茂与外地药材加工厂家达成合作关系,坐在家里当起了老板,收购周围散户小户厚朴成皮,自己只需要掏出手机,简简单单几句话,成捆的厚朴装上了卡车,大把大把的钞票就装进了腰包。

    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因为厚朴产业做得好、做得大,慕名前来到陈益茂家的厚朴园视察、调研、取经的人多了起来。陈益茂在人前抬起了头,但是他没有把屁股撅到天上。陈益茂说:“我靠厚朴脱贫致富了,但是我们村还是很穷,如果家家户户都能种上一百亩以上的厚朴,我们村就不愁甩不掉贫困村的帽子。”小家富了,大家还穷着,陈益茂很想把自己这些年种植厚朴的成功经验推广给全村每家每户,希望大家都咬定青山不放松,栽种厚朴发家致富。造林就是造钱,造林就是造福,造林就是造粮,造林就是增资源,拓财源!

    2008年,陈益茂在村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时候主动请缨,希望能带领全村群众走上特色林业发家致富的道路。顺利当选为村支部副书记的陈益茂没有食言,上任后,他就积极投身于争取种苗扶持、带领群众挖坑栽种、义务培训种植和管理技术。六河的山渐渐绿了,六河的人渐渐富了。几年下来,在陈益茂的带领下,全村厚朴种植面积达15000亩,涉及农户400余户,户均拥有近40亩,人均10亩。全村仅厚朴一项产值突破300万元,人均增收1600元。一组组数字,其中有多少滴陈益茂的汗水和心血,陈益茂的家人心里清楚,六河的村民心里有底,唯独陈益茂自己心里没数。看到一车车厚朴种苗拉进山里,栽上了山头,一车车厚朴成皮拉出了山外,换回了钞票,陈益茂笑了,会心地笑了。

    “我们的厚朴产业还要做得更大,做得更强,产业链条还要拉得更长。”这是陈益茂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带领全村人民用三到五年时间,把六河的每一座荒山都种上厚朴,让六河人都坐在家里当“土财主”。今年入秋以来,陈益茂除了一如既往地带领群众挖坑栽厚朴外,也不忘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引进药材加工商到双桥镇投资办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陈益茂还联系本村符代芳、孙大民等厚朴种植大户,成立厚朴协会或者合作社,现已基本达成意向。因为技术还不到位,为了把林下养殖的风险降到最低,陈益茂决定先在自家厚朴林圈围10亩,试养纯正六河土鸡300只,一旦养殖成功,将在全村推广。

    “十年辛苦不寻常,换来六河披绿装”。六河的山还是那山,只是更绿了;六河的人还是那人,只是更富了。在陈益茂的带动下,厚朴产业让六河村绿了山乡富了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