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世博“东方之冠”显大学生智慧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世博智慧大学生 2010-04-20 14:42:11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国家名片”,中国馆正日益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谈起“东方之冠”的成形过程,中国馆领衔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记忆犹新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国家名片”,中国馆正日益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谈起“东方之冠”的成形过程,中国馆领衔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记忆犹新:2007年,他率领20多人组成的团队参与竞标,层叠出挑的斗拱式“中国器”方案从全球华人344个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经与京、沪设计单位组成联合设计团队后,最终形成了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东方之冠”。这个击败国内外众多同行的优秀队伍中有4名成员,都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研究生。

  为什么敢让在校学生加入这个举世瞩目的建筑项目?何镜堂自豪地回答:“我们就是要把建筑设计与建筑教学相结合,建筑研究与建筑人才培养相结合,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4名在校生参与中国馆设计

  中国馆设计团队骨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倪阳向记者介绍:“让4名学生加入设计团队是建筑设计研究院产学研教育的传统。学生往往很有冲劲,他们表现积极,能够帮助导师将工作延展,同时学生参与中国馆部分建筑设计也是对他本人的锻炼。”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每当遇到新的项目,便会组织几个小组,鼓励学生去竞标。何镜堂院士也经常参与其中,和同学生们一起做方案。他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大家一起分析每个意见的利弊,形成最终方案。建筑设计专业研二学生斐越2007年初即开始构思中国馆的建筑方案,设计研究院组织大家交流意见后,他和其他一些理念相同的师生组成一个队伍,共同提出了“中国红”的概念,这个队伍就是后来中国馆设计团队的雏形。

  设计团队成员、华南理工建筑设计专业博士生何小欣见证了中国馆的诞生,自2007年11月起,她在上海建筑现场值班长达一年多,2009年工程稍缓以后,她在完成学业之余,一年往上海跑了30多次。“在上海期间,开始是大家集体讨论赶画施工图,到了后期值班人员则注意与施工队伍沟通,事无巨细,就工程的实际建设需要进行细微调整。”有一次,何小欣发现防火卷帘安装后,低于吊顶的高度朝外凸出来,很可能影响到中国馆的室内装修效果,何小欣向团队负责人报告以后,并协助工程人员更换了新的防火卷帘,将卷帘藏在天花板里。

  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金奖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获得银奖的浙江大学校园、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在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几乎每一个重大设计项目都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身影。在与导师们直接参与“实战”的过程中,团队中的年轻设计师、学生收获了书本里学不到的实践经验。

  五步教学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光谈理论培养不出建筑师。学问必须要靠实践来总结、提高。”何镜堂说,“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能参与实际项目的运作,很快就能上手。”

  何镜堂认为,建筑科学是多学科交叉领域,“空中楼阁”式的教学培养不出合格的建筑学人才或者土木工程人才。“要把教学与设计、研究与设计结合起来,把出人才与出成果紧密结合。”

  每当面对新的项目,何镜堂都会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和几个青年学生组成一组。第一次课先分析建筑的共性,再分析个性。在设计浙江大学校园时,他们根据该校园有很多湖的特点,提出了“曲水流乡”的概念,从其环境、地域地貌、文化等多角度找特点。第二次课,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放开来讲。何镜堂常常以鼓励为主,给学生以分析、指导,让大家充分交流和讨论,最后发展成自己的思想成果。第三次课,再把修正过的方案拿出来讨论,然后根据大家讲的情况归纳2至3种组合。第四次按照组合的小组意见继续深化方案,予以个别指导。到了第五次课,老师定下项目设计基调,进行设计细化。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严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据了解,自1984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已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400多人。学生们结合研究课题,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了各个工程项目的设计,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也为自身的专业素质赢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承担重要教学任务的同时,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整个建筑学院乃至全校而言,还发挥着教学实践平台的关键作用。通过这个平台,相关专业的学生获得实践机会,了解实际工程设计进程;教师得以充实教学内容、更新观念;“教”“学”双方的才能都得到了锻炼。

  老中青结合形成金字塔式团队

  “中国馆不是一个人的成绩,它是由整个设计团队共同努力完成的。”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师生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

  何镜堂认为,建筑设计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它涉及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涉及到的学科也相当广泛,比如环境科学、水电、空调等交叉学科,这使得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设计者与其他人紧密合作,把团队力量发挥到极致。

  “一个优秀的团队,通过协同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其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团队个体成员效益的总和。”何镜堂告诉记者,通过鼓励各团队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和团队优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产生了“1+1>2”的团队效应。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推行一种新的人员组织和技术平衡机制:以导师为首、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队伍,构成了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形式,并以学术平等与民主治学、注重结果更重视过程、倡导传承与创新作为团队创作的指导思想。同时,设计研究院采用一种新的工程设计管理模式——项目负责制:构建“责、权、利”明确的金字塔式设计团队,它能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专业素养的建筑人才。

  中国馆设计团队骨干、何镜堂的博士生张振辉说:“我们这个团队好比由一条条小溪汇成的河流,激起的浪花是大家跳跃的思想,中国馆项目只是河流中的一股激流,我们必将合力创造更多的辉煌!” (记者 赖红英 刘慧婵  通讯员 马燕婷)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