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慧思集》:读后若清茶一杯沁心脾精心提神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一杯读后心脾 2010-04-20 18:14:41
文/中共宁县县委书记赵昌军


文/中共宁县县委书记赵昌军

    整天忙于事务,除了读报刊、看文件,难得系统地阅读一本书,也很少有闲暇去深入思考有关文化的问题。拿到培合先生的书稿后,本来只打算随意翻翻,没想到这一翻却翻得难以释手,用了几个晚上仔仔细细地通读了一遍,其中的几篇文章读了再读,仍不想掩卷。《慧思集》的确是一本好书,以无我之境界,建济世之良言,不作秀、不媚俗,读后若清茶一盏沁人心脾,静心提神。
   宁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陇东第一人文大县。古有公刘、公孙贺、傅介子、傅玄等杰出人物,或建国立业,或出将入相,或成一家之说;近有王孝锡、任鼎昌等革命先辈,追求真理、舍生取义、光照千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颇有建树的杰出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宁县籍有识之士在外创业,顽强拼搏,成绩卓著,培合先生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我是到宁县工作之后才认识培合先生的,算起来只不过三年的时间。第一次见面是在西安的一个招商洽谈会上,感觉他朴实而不失文雅,健谈而不显张扬,极具亲和国,人缘很好。知道他是宁县春荣人,而我又在宁县供职,地缘上的这种特殊关系使我们相识,以至于后来相知、成为朋友。谈及商界人士,在好多人的眼里大多数都好追逐“孔方兄”,培合先生不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是一个博学多识的文化人,用一个传统词语“儒商”称呼他,似乎更确切一些。
   说培合先生是文化人,是因为在他的交际圈中有好多文坛著名人士;是因为他发表过好多篇优秀的论著和作过好多声精彩地演讲,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如数家珍;更是因为他对弘扬、发掘传统文化的那份执著,对建设、创新现代文化的那份激情,以及由之而形成的独到见解和思想,文化的因子完完全全融浸在他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之中。
   培合先生人缘好,得益于他谦恭信智,有着“江海下百川”的胸襟。他说“每个人都会有长处,也都有闪光点,他身上总会具有你自己不具备的某些优点,……看人的长处,每个人都是可用之才;看人的短处,每个人都是无用之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别人当做一面镜子,经常在里面校正自己,只有具备这种心态,而且落实在行动中,你才可能有新的进步,从而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和发展”。和他交往的人多,有文化名人、商界巨子、政坛要员,还有普通的老百姓,“鸿儒”不少,“白丁”更多,常人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至于他的家几乎成了家乡人民驻西安办事处,为打工的、求学的、看病的、找工作的、当兵的、转业的、订票的帮忙解困是再也寻常不过的事了,正如他所说的“已经成了多年养成的习惯”。也许这正是一个大家特有的风范。
   培合先生也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他的责任心不仅仅表现在对事业、对亲情、对友情,更为可贵的是他对社会的那种表里如一、恒久不渝的责任感 。他说:“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虽然要付出许多艰辛和代价,可他内心却充满了幸福和喜悦。”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在业内和社会上赢得了诸多赞誉和敬重。听朋友说,他在西安的知名度很高,崇拜他的“粉丝”不少,我信。
   文若其人,文贵直白。培合先生的文章就如同他的为人朴实率真,无晦涩之辞藻,皆纯粹之言语,平实不失隽永,细品味甘不腻,这在《老家》一文中体现得尤为尽致。这篇文章如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样,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家乡家人深切的眷顾之情。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种情变为了实际行动,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县上每每到西安谈项目、引客商,他都主动牵线拱桥、多方联络、忙前忙后、尽心尽力,非常让人感动。
   书中也收录了一些学者、朋友、同事对培合先生的记述和评价,这使我对培合先生有了更多方面、更深层次地了解。总之,读《慧思集》受益匪浅,有培合这样的朋友甚是欣慰。

                        2009年秋于宁县
                    稿件来源:《陕西房产》广告杂志(2010年5月出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延伸阅读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