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张世英:关于世博与中西文化的思考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张世英世博中西文化 2010-05-19 10:48:05
世博会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各种独特文化表演、竞赛、交流的盛会,上海世博会无疑 将给我们中国人带来很多关于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

  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

  世博会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各种独特文化表演、竞赛、交流的盛会,上海世博会无疑

 
将给我们中国人带来很多关于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

    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1840年)前后,大体上也就是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1851年)的时期,从西方传来一种关于中华民族的论调,说“中国是一头东方睡狮,一旦惊醒,将震撼世界”。如果此“东方睡狮”之说尚有其符合当时现实之处,那么,今天由中国人主办的上海世博会,则显然标志着“东方睡狮”正在崛起,并走向世界。

  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了中华文化史上第二次西学输入、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时期。中西文化的差异究竟何在?二者如何结合、交融?都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广泛地思考和实践建设和谐社会,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也不离和谐。我们应该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更深入地思考一下如何通过中西文化交流,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

  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我们”、“自我”、“他人”三种观念,每个人也都会言说“我们”、“我”和“他”。三者互不分离,结合为一个整体。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个人心目中,三者所占的地位各不相同,这是各种文化特征的重要标志。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是重群体意识,以个人所属群体之“我们”占优先地位。其优点是,一事当前,大家群策群力,表现出狮子般的威力;缺点或流弊是,个体性自我被湮没于社会群体之中,而在封建等级制的社会中,则被湮没于名教纲常的社会群体之中,此乃中华民族之所以较少个人自我独创性的根本原因。

  西方传统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其特点是以“自我”占优先地位,每个人都着重于实现其不同于群体的独特性或者说个性。其优点是发挥个体性自我的独立创造性和个性解放;缺点和流弊是唯我独尊、个人主义、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等等,有些西方现当代哲学家把这些缺点概括为“自我专制主义”。犹太裔法国现代哲学家莱维纳斯(E·Levinas,1906一1995)甚至认为整个西方文化传统都由“自我专制主义”统治,他主张以“他人”优先代替“自我”优先。

  我主张把中华传统的“万物一体”观(“天人合一”)与西方“主体—客体”式中自我的主体性精神结合起来,建立一种“万物不同而相通”的“新的万物一体”观:既肯定“不同”“自我”所固有的独特性(“主体性”),又肯定“一体”中人我间的“相通”(相互支持)而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之“自我”的独特性,创造一个孔子提倡的“仁者爱人”、“为仁由己”、“为学为己”、“和而不同”的局面,才能建设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里就包含有“天人合一”亦即“万物一体”的理念,这很有意义。

  我希望游览上海世博会的有识之士,能多一点文化意识,把中华文化放在全球各种文化的视野下,扩大我中华文化崛起的思考空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