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执法规范 树警权权威
——市公安局抓执法规范化建设纪实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谭西 通讯员 吴友伦 周瑞儒)2017年,安康公安再次用辉煌的战绩,书写自己的发展史和创业史。
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追赶超越”总要求,以“争创全国先进,争当陕西一流”为目标,紧紧围绕“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总体布局,高标定位、善作善成,追赶超越迈出崭新步伐;忠诚使命、担当有为,安保维稳交出满意答卷;民意引领、打防并重,平安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创新驱动、品牌引领,公安改革亮点纷呈;超前规划、科技支撑,硬件保障实现跨越发展;政治建警、严优并举,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在这所有令人瞩目的成就当中,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成为安康公安法治建设最大的亮点和品牌。重执法规范,树警权权威,执法规范已然成为安康公安系统的重要核心和行动指南。
体制机制全方位创新
冲破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和藩篱,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扫清一切障碍,这是安康公安工作方法的一次大创新,也是思想理念的一次大提升。
市公安系统始终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并将其中的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第一保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尚伟,多次对执法规范化建设进行专题安排部署,真正做到了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2014年以来,市公安局先后提出了打造一把手工程、执法能力工程、执法标准工程、执法监督工程、执法形象工程“五大工程”,深化执法管理精细化、执法流程信息化、执法警务公开化、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示范机制化“六化进程”,健全规范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全流程执法信息化机制、高效便民阳光警务机制、全警执法能力提升机制、全覆盖执法管理机制、均衡长效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机制“六大机制”,每年抓实3至5项公安执法重点任务,每年解决一批公安执法突出问题,每年打造一批公安执法特色品牌,持续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升级提档。市公安局、2个县局和1个派出所先后被授予全国执法示范单位。
为主动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安康公安以综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升级改造为抓手,全力推进执法办案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实现公安机关讯询问、侦查数字化和网络化,并实现公安机关审讯联网调度指挥、远程提讯、数字文档、网络控制、实时查询、物证管理、生命体征监测、腕带定位、数据统计、运维管理等功能,切实把安康公安执法办案中心打造成一个集指挥督导、远程办案、教学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真正实现“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为打击犯罪、公正执法、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安康经验,得到公安部13次和省公安厅50余次宣传推介,省公安厅还在安康召开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现场推进会。安康作为全国市级公安机关和西部基层公安机关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公安法制工作座谈会,并作了大会发言,得到与会领导广泛好评。
安康公安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步步从幕后走向前台,最终成就了这一领域的安康品牌。
执法改革全领域推进
改革就是创新,创新才有活力,才有出路。安康公安把改革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公安执法改革全域推进。
持续深化法制部门改革。积极协调市人事、编制部门,大力推进法制部门“两队一中心”建设,在县分局法制大队下设执法监督中队、执法管理中队、案件管理中心。目前各县分局全部完成了人员配备,10个县分局机构编制获得编制部门批准,为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持续深化受立案制度改革。建立受立案工作机制,统一硬件建设、工作流程、监督检查“三个标准”,严把入口、中间、出口“三个环节”,建立问题通报、会商研判、责任追责“三个制度”,进一步规范受立案工作运行。全市共建成标准化案管中心11个、案管室165个,配备案管员197名,实现了场所、人员、机制“三到位”。持续深化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把受立案与刑事案件“两统一”职能整合到案管中心,实现了案件一口受理、一口监督、一口对外。制定出台了《安康市公安机关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规定》,这一创新性制度被评为全国优秀执法制度。
持续深化“阳光警务”机制。创新推出阳光警务执法办案公开工作机构+机制、制度+规范、互联网+警务平台“3+3”模式,建立了民生警务平台,开通了案件查询系统。推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实施意见,创新公安行政管理服务,认真落实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丢失招领受理“三项制度”,出台了两批次58项便民利民措施。受立案制度改革、刑事案件“两统一”、阳光警务等典型经验被公安部推介。
创新情报指挥机制,完善了情报对接、合成作战等机制,实现了情报研判、决策指挥、行动处置一体化,公安部、省公安厅全面推介安康运用情报手段服务实战经验。安康创新打击犯罪新机制、深化“1+X”合成作战模式、合成作战工作领跑全省。紫阳张敏工作室创新警务模式、汉滨智能物证保全系统在全国公安改革创新大赛中荣获铜奖和优秀奖。公安部简报推介安康“放管服”改革经验,省公安厅简报42次推介安康经验。
从此前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高速公路“122”、农村道路“125”、中心城区“113”、国省道“123”交通管理联勤联动机制改革,到当前的一系列创新,安康公安用改革创新搅活一池春水,迎来执法规范化建设事业大跨步发展的春天。
科技引领智慧法治工程
超前规划,科技支撑,硬件保障实现跨越发展,安康公安的“智慧法治工程”,成为执法规范化建设征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康公安坚持科技引领,把信息科技手段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第一支撑。全面推进执法办案场所智能化,按照“大数据+智能化+大整合”的思路,大力推进执法办案中心升级改造,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数据融合、统一运行机制、统一归口管理,拓展指挥研判、合成作战、远程讯问、医疗救助、集中送押、律师援助等功能,建设综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管理平台,整合执法办案系统与业务系统信息资源,努力实现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各县分局建成了办案区智能化管控平台,旬阳在全省率先推行电子手环应用,汉滨分局建成了集“嫌疑人看管、案件审查、综合保障、拘留送押”为一体的综合型执法办案中心,成为全省执法办案场所建设应用的标杆。
全面推进执法记录标准化,全面规范执法音视频管理,建立了智能光盘管理系统,出台了音视频管理规定,统一了音视频刻录式样,全面推行防辐射管理,大力推进全流程执法记录机制建设,打造了安康执法视音频“一张盘”。出台的《安康市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被公安部在全国推介。
全面推进物证管理信息化,成立了公安物证管理机构,建成了标准化物证管理中心,创新推行物证芯片管理模式,在全国公安改革创新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全面推进执法管理精细化,建设安康智能执法办案辅助管理系统,大力推进讯问询问语音转写系统和智能笔录系统建设,实现讯询问语言自动识别、数据智能检索、信息关联分析;建立了案卷智能管理系统,配备智能案卷保管柜,实行案卷二维码管理,创新推行执法办案“双向积分”管理,实现了案卷一张盘、物证一芯片、视频一体联、执法一网考。
大力实施“数据上云”工程,组织开展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大会战。安康“一标三实”基础信息二维码采集录入工作,得到副省长胡明朗的充分肯定,省公安厅也迅速推介安康“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经验。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强化全警作战平台建设应用,“车辆大数据”等技战法被评为全省优秀技战法,刑事技术破案会战名列全省前茅。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市公安局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执法示范单位,被省委评为全省“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被授予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优胜单位。数年始终如一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换来的是整个公安工作的累累硕果。市公安局连续两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在全省公安机关目标责任考核中连续六年位居前列,在市委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中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单位。在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中,安康公众安全感和公安队伍满意度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前列,2017年公众安全感达94.09%,公安队伍满意度达96.57%,两项均位居全省第一。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