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榆林:铁腕治污守护碧水蓝天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 2018-01-04 17:19:49
坐拥丰富矿产资源的榆林市近年来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改善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榆林,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

榆林城区优美的人居环境。


榆林沙漠森林公园的落日余晖。    常瑞摄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环境优美的靖边能化园区。

坐拥丰富矿产资源的榆林市近年来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改善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榆林,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环境治理工作全面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成为一种理念和认知,更成为一种行动。 


铁腕治污守护碧水蓝天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榆林市环境保护局坚持标本兼治、治防并举,不断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采取了“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为主的一系列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您好,这里是12369环保信访专线……”自从榆林市开通网络投诉和12369环保信访专线以来,群众积极反映各类问题,形成全民监督、全民整改的浓厚氛围。群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度不断提高,2016年,群众满意率为81.45%。 

近年来,榆林市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打造“数字环保”执法平台,建立移动执法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减少人为干扰,完善了全市3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信息,从技术上实现了环境执法的快捷化、程序化、规范化。 

好天气一直是榆林人的骄傲。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是外地人对榆林的第一印象。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榆林市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将榆林中心城区禁烧烟煤范围由105平方公里扩大到255平方公里,扩大后禁煤区范围内摸排出68台燃煤锅炉,计划于2018年底前全部拆改。同时积极开展机动车排气检测、施工扬尘噪音及餐饮业油烟治理、空闲地治理等工作,普及推广使用电能、太阳能、天然气和无烟煤等清洁燃料,逐步取代落后的有烟煤,并且每年冬季组织开展以“大气污染严防严控”为主要内容的禁烧烟煤、杂物专项整治行动,从而使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不断增加。其中,2016年优良天数大于全年天数的80%,排名全省第三,PM2.5年均值达到35微克/立方米,是全省唯一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 

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榆林城区生活污水直排城区河道的问题,榆林市不等不拖、立即整改。其间,对每条河流每个排口逐个进行勘查,查清了河道的污水直排口的位置、数量、流量和污水来源,并委托设计单位针对每个污水直排口制定具体治理方案,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专家论证,采取管网截流、泵站提升、末端治理的方式,对城区52个污水直排口进行全面治理。2017年榆林市投资1.45亿元,治理完成50个,拦截2个,52个直排口的污水将不再排入榆溪河,实现全收集、全治理目标,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9.7%。 

此外,2017年以来,榆林市以继续开展《环保法》实施年为契机,以日常监管为抓手,开展了钻井泥浆“三统一”、辐射环境安全、危险废物等6个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加大整改处罚力度。2017年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496人次,检查企业2943家,立案查处267家,查封扣押47件,限产停产14起,移送司法6起,累计罚款3107万元,同比增长68.7%,稳居全省第一。 

榆林市以解决噪声扰民为重点,实施“宁静工程”。修编完成榆林城区噪声功能区划,将噪声整治融入“文明工地”“文明机关”“文明小区”创建活动之中;加强交通噪声污染治理,城区27条主次干道划定双向禁鸣区域,设置禁鸣标志,加强执法巡查,控制交通噪声污染;严格建筑施工管理,严查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等违法行为,有效改善声环境质量;组织环保、公安、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并在每年中考、高考期间,启动“创宁静环境,让学生和家长放心”绿色护考行动,下发“禁噪令”。2014年-2016年,榆林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3.4分贝、53.4分贝和55.5分贝。 

创新举措提升服务能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榆林市坚持以污染总量控制为核心,以环境功能区划、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为依托,通过空间管制、总量控制、项目审批“三位一体”的方式,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其间,榆林市建立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倒逼机制,具体做到“六不批”,即不符合产业政策、工艺落后、污染转嫁、位于环境敏感区、不在规划园区、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

近年来,榆林市共审批项目443个,对简单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的30个项目设置“防火墙”,作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决定,有效发挥了环评“总闸门”作用。同时,全面推行规划环评,开展规划环评36个,规划环评综合执行率达到99%,基本做到了没有进行规划环评的园区,入园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从源头上防范了新污染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榆林市还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对涉及民生、生态保护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主动介入,跟踪服务,协助业主办理环保审批手续,保障重大民生项目早日落地建设,做到把关不设卡,服务不添乱,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近年来,全市先后建成大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19个、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点7个、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装置160套,并与国、省、市环保部门监控平台实现了联网,环境监管步入了自动化、信息化。其中,神木红碱淖被国家列为2012-2014年度湖泊生态保护示范项目,现已建成湖泊水质自动监测站、生态观测站、气象观测站、数据传输处理平台及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目前,全市共划定生态红线8类,为榆林市“多规合一”试点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整治实现优美人居环境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榆林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在具体工作中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中心,以污染减排和总量控制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塞上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提高环保监管水平为目标,实施“能力建设工程”。榆林坚持以污染总量控制为核心,以环境功能区划、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为依托,通过空间管制、总量控制、项目审批“三位一体”的方式,加强环境准入管理。截至目前,市本级累计审批项目102个,验收65个,劝退6个,“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有效发挥了环评“总闸门”作用。兰炭批量进入民用煤领域,粉煤干馏技术引进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实质进展,干馏煤气循环提纯等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全面启动。严格排污总量监管,组织验收府谷县远大活性炭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在线监测设备,完成陕西清水川发电有限公司等6家火电企业13台机组2017年上半年环保电价审核,开展84户国控污染源自行监测,并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 

围绕硬约束,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榆林始终将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力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各项节能减排措施落实。在减排方面,完成府谷恒源冶焦发电有限公司、陕西奥维乾元热电厂、陕西腾龙煤电集团新元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等18户企业37台机组环保设施改造工程,淘汰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电化发展有限公司2台机组;组织制定全市17台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完成了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4#和华电榆横电厂1#机组超低改造。在节能方面,以建设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和节水试点市为抓手,加快新能源建设,按照中央、省上发展新能源建设有关文件要求,在市县共同努力下,2016年以来新增新能源装机301万千瓦。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达到542万千瓦。 

以危废安全处置为重点,实施“固废处置工程”。榆林认真执行危废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加强危废产生、储存、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实现安全处置。全面推行油气开采废弃物“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置”处置模式,建成投运榆阳、定边、靖边三县区集中处置项目,安全转移危险废物5.03万吨。以城中村、农贸市场、背街小巷为重点,集中实施治路、治污、治河和绿化、亮化、净化“三治三化”工程,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榆林的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城市变美了……生态更良好、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的新榆林前景可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