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现首例出血热死亡病例 初期症状与感冒类似
六旬老人接触鼠类排泄物 患出血热不治身亡
11月30日,商州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一疑似病例,经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出血热;12月1日,患者虽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这是今年商洛地区出现的首例出血热死亡病例。 据了解,死者田某,现年62岁,系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党塬村村民。11月26日田某在家中身体不适吃过感冒药;29日,田某出现休克昏迷状态后被家人送进商洛市中心医院,诊断为疑似出血热病例。据介绍,患者田某起病急,住院时发烧,体温达38.5℃,眼睑浮肿,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尿蛋白阳性,凝血酶40.2秒,尿常规中红细胞+++。据家属回忆,患者曾与鼠类及分泌物有过接触;11月30日上午,商洛市中心医院将采血标本送往西安市第八人民医院检测,出血热抗体为阳性;12月1日6时10分,患者经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接到报告后,商洛市、区两级疾控部门立即开展病例现场调查。据参与调查的商州区疾控中心流病科工作人员介绍说,田某所在的村子6年来未发现出血热病例,未接种出血热疫苗,全村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卫生条件一般;调查时发现村内有鼠迹、鼠害痕迹。田某家中共五口人,其妻子长期在市区居住照看孙子,田某一人居住,住宅内卫生状况差,蔬菜有鼠咬痕迹,剩饭未遮盖,餐具从未消毒,怀疑田某接触到了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引发病情。
事发后,经家属同意,田某尸体被送商洛市殡仪馆火葬,疾控工作人员对其住宅进行彻底消毒,嘱家属注意个人防护,对病例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焚烧深埋。同时对31名与死者有过接触者进行全面筛查,由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医学观察,在村委会配合下,集中开展灭鼠活动。
疾控专家:出血热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 患者应先去医院排查
为何商洛今年会出现出血热病例?出血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性疾病?公众该如何防治?针对以上问题,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商洛市疾控中心流病科科长陈彦炜。
据介绍,出血热,顾名思义就是患病后会出现出血、发热、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其颜面、颈部、胸部发红,像醉酒貌,眼眶、头、腰等会感觉到痛。出血热潜伏期为4到46天,死亡率为10%以下,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携带病毒的鼠类尿液等途径传染,人被携带病毒的鼠类咬伤亦可被传染。
此外,出血热也可以通过虫媒、螨以及母婴等渠道传播,人与人之间暂无病毒传播案例。出血热一般在冬春两季高发,通常会持续约4个月时间。出血热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
陈彦炜提醒市民,若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头痛、腰痛、咽痛、眼眶痛、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类流感症状,最好先去医院排查出血热,千万不要自己吃退烧感冒药,那样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出血热患者以及野外活动人群为主,这些人接触携带有病毒的鼠类几率较大。陈彦炜介绍说,今年全市累计接到出血热病例报告十余例,总体比较平稳。“前些年患者大都是在西安医院确诊,今年这个病例是商洛第一个由当地医院确诊上报的出血热死亡病例。”据了解,西安、渭南、宝鸡、咸阳等关中部分区县属陕西省出血热重点地区,商洛不在其列。
出血热如何防治?陈彦炜说,目前以防鼠灭鼠综合性措施为主,包括免费接种疫苗,人群防鼠灭鼠,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等手段,尽量减少与鼠类排泄物的接触。“出血热总体可防、可治,因此公众没有必要过分恐慌。”陈彦炜称,疾控部门目前已开始对民众进行预防宣传教育,对发现病例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防治知识培训。(来源:华商报 记者 陈永辉 商州区疾控中心供图)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