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神木撤县设市获批 为榆林首个省直辖县级市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神木县级市榆林 2017-04-14 14:04:33
昨日,记者获悉,经国务院批准,4月10日,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的批复》,同意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以原神木县的行政区域为神木市的行政区域。神木市由陕西省直辖,榆林市代管。

经过4年努力,全国百强县神木终于撤县设市。

昨日,记者获悉,经国务院批准,4月10日,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的批复》,同意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以原神木县的行政区域为神木市的行政区域。神木市由陕西省直辖,榆林市代管。

神木成为国家解冻县改市审批后,全国首批获批的县级市。

《批复》要求,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陕西省自行解决。严格按照国务院“约法三章”的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

>>申报历程

2013年撤县设市上报国务院

神木县位于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地带,黄河揽怀南下、长城横腰西飞,西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隔黄河与山西吕梁市相望,北邻府谷县,南接榆林市榆阳区和佳县。神木是陕西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国土面积达7635平方公里,辖15镇326个行政村,总人口约45万。

2012年,神木县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22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37元。各项指标均已具备撤县设市的条件。

2013年,神木等地撤县设市的工作被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当年,神木撤县设市已通过省政府的批准,并上报国务院待批。

2017年1月,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在陕西省第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陕西省将加大扩权强县力度,深化4个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扩大小城市培育试点范围,争取神木县等地撤县设市。

>>为何设市

出于城市发展需要考虑

此前,陕西省仅有3个县级市——韩城(1984年设市,2012年被列为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华阴(1991年设市)、兴平(1993年设市),不及全国县级市总数的1%,且3个市均在关中,陕北、陕南没有一个县级市。此次神木撤县设市获批,神木也成为了榆林首个省直辖县级市。

作为全国百强县,神木的城市规模在扩大,人口在增加,早已由农业型县城转型了,这便迫切需要通过县改市,进一步促进人口集聚、提升经济,扩大影响力。因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力量已经明显不适应神木的发展,经济社会管理领域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可以形象地将神木的现行体制比作“小马拉大车、大脚套小鞋”。所以,将神木撤县设市、破解原有体制机制束缚、推动神木转型升级就十分必要而紧迫。

>>有何区别

政策管理体制等都有变化

撤县设市后将享更多优惠政策。比如可以获得国家更多的周转资金,增加国家对城市建设的投资和支持;在财税分成方面,可以依法控制比县更多的财税资金;可以实行省级计划单列,争取更多的项目、政策和资金;可以争取省政府直接下达项目计划等。

在管理体制上,市级城区一般都设街道办事处,其办事机构相对精简,工作重点在社区。通常会将城区所在乡镇分成为几个街道办事处,工作重心开始下移,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办事效率。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设市后,市民的补偿、救济、医保、养老等民生待遇也可能会有相应的变化。在招商引资、拨款权限、政府工作中心等方面也都有变化。

>>专家观点

对全省城镇体系优化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神木撤县设市,对提升神木城市定位,增强神木城市功能,拓宽神木城市发展空间,实现远期发展战略,促进神府联动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榆林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高谋洲教授昨日表示,神木设市,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投资。“近年来,神木投资减弱,原有的行政体系已经很难进一步刺激和吸引外来资金投入,撤县改市后对于吸引投资来说能起关键作用。”高谋洲说,陕西省城镇体系建设一直比较弱,经济均衡发展水平差,榆林作为全省第二大经济增长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战略支撑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神木设市对全省的城镇体系优化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利好作用。记者 李敏 摄影 邱彩玲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