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率先全国实现省内环保督察全覆盖 环境违法查处立案703件
![]() |
会议现场。 |
人民网成都3月23日电 (王波)记者今日从四川省环保厅环保督察阶段工作总结大会上了解到,四川省环保厅率全国之先,实现对全省21个市(州)的全覆盖督察。截至目前,各市(州)已立案查处相关环境违法行为703件,实施行政处罚479起,处罚金额2149万元。其中,行政拘留相关责任人24人,刑事拘留19人,约谈各级党政领导干部52人、问责200余人。
去年5月份,四川省出台《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6月份开始进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四川省成为全国率先启动省内环保督察的省份。2017年是四川的“环境质量提升年”,四川省环保督察工作自加任务,原本要三年完成的督察任务,要求两年内完成。截止到今年3月14日,四川省环保督察组已对全省21个市(州)开展了督察,四川省环保厅共对799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个别谈话,调阅相关资料42000余份,受理来信来电举报2839件,对142个县(市、区)的1994个点位进行了下沉督察或重点督察,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8300余个,给市(州)政府发函督办37件,四川率先全国实现省内环保督察全覆盖。
21市州的环保督察工作虽然结束,但是环境督察远没有画上句号。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谈到,四川省环保督察办将尽快组织反馈督察意见,督促各市(州)按照《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在督察意见反馈后30个工作日内报省委、省政府,并向社会公开。另一方面,还及时开展“回头看”后督察,定期调度整改情况,跟踪整改进展。进一步完善环保督察案件移送、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采取通报、曝光、约谈、限批、移送等方式,保持环保督察高压态势,确保整改成效。
在会上,于会文厅长告诉记者,各类环境问题不解决,四川省环保厅绝不放手,对突出环境问题“死盯不放”,发现问题不松手、不彻底解决不罢休,直到见效为止,最终推进全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完成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目标任务。
记者了解到,为使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四川省环保厅将采取以下八项举措。一是签字画押。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梳理、甄别,列出重点事项让各市(州)党委政府签字画押,明确整改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在省、市主要媒体上公布。二是制发点球。针对重点问题整改不力、重点区域问题突出、重点县区“降温回潮”苗头,向当地党委政府专函督办,对问题死盯不放督促解决。进一步针对重点问题整改不力、重点区域问题突出、重点县区“降温回潮”苗头,向当地党委政府专函督办,对问题死盯不放督促解决。三是公开约谈。对不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境质量不升反降、未完成年度环保目标任务的地区,对其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实施约谈。四是公开曝光。借助和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开辟环保专栏、专题节目,注重舆论导向,把握报道尺度,宣传报道市县、企业在环保方面做得好的先进典型,批评曝光违法违规的反面案例,特别是来了就停、走了又开的顶风违法行为。通过正面引导、反面督导,发动公众参与,督促问题整改,用舆论手段为环境保护鼓与呼。五是移送追责。环境保护主要责任在地方,在企业,追责不是目的,整改才是关键。要用好移送追责这一手段,对发现的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涉嫌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线索,该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的要坚决移送,该移交公检法的要坚决移交,该做出其他处理决定的要及时处理,通过责任追究,倒逼工作落实。六是区域限批。对个别地区辖区内环境问题突出、屡教不改、执法明显偏软且环境质量不升反降的,要抓几个典型,实行区域限批,通过这种手段,迫使地方政府进一步堵住增量,消化存量,优化结构,改善质量。七是开展后督察。针对督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杀“回马枪”等方式强化督查督办,建立健全督政、督企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八是探索环保部门主导目标绩效考核机制,让落实环保责任成为习惯。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成都、自贡开展环保局主导年度绩效目标考核试点,加大环保考核权重,将环保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由环保部门实施考核,通过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传导和压实环保主体责任,通过反复刺激形成“肌肉记忆”,让落实环保责任成为一种习惯。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