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安康公交“智能调度系统”下月运行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安康智能系统 2017-03-14 15:27:46
近年来,为了疏解江南,市委、市政府把公交发展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加大公交车投放、公交港湾、公交站亭建设力度,使公交从大街向背街小巷延伸,从城区向周边乡镇拓展,从人工售票向IC卡……硬件的提升不仅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也极大地改善了公交形象。
        公交车是市民出行较为便利的交通工具,也是一座城市的流动风景。近年来,为了疏解江南,市委、市政府把公交发展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加大公交车投放、公交港湾、公交站亭建设力度,使公交从大街向背街小巷延伸,从城区向周边乡镇拓展,从人工售票向IC卡……硬件的提升不仅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也极大地改善了公交形象。不过,公交甩客、到站不停等问题广受诟病,常常让着急赶路的市民“恼火”,随之引起的投诉也不少,成为这条流动风景中的“不和谐”音符。那么,公交的经营管理问题在哪?如何改善?如何让这条风景美起来?这是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命门”。

 mmexport1489316289023.jpg

城区公交加速步入绿色时代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杨迁伟 文/图)公交的发展,始于公交硬件的投入。

近日,安康中心城区又开通了10路、11路公交,22辆新能源大型公交车成为安康城区增添一抹美丽的亮色。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每一位热爱家乡、关心安康的市民这已不是第一次切身感受了。

作为秦巴腹地的小城安康,城市公共交通起步于2000年,当年开通了1、2、3、4、5路公交线路,票价0.5元起步,以5站为进位制累计计算。2005年,城区取缔“拐的”运营,为解决群众出行问题,又相继开通6路、7路、8路公交车。2006年12月,市公交总公司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改制后所属车辆全部为个人单车经营。2007年,开往7路公交车, 2010年又开通了13路公交车。至此,安康城区公交线路达到了9条,城区公交线路规划和车辆运行的大公共交通雏形基本形成。2012年,社会自然人对城市公交公司股权进行了收购,10条线路102辆公交车全部采取承包、转卖的方式分散经营。

承包经营后,常常出现线路、车辆经营户“占线为王”、抢热线避冷线等现象,致使市民出行不便,市民叫苦不迭。“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得知信息后,三番五次地带头以普通群众的身份乘坐公交,亲身体验并深入了解我市公交运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大大小小的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制定城市公交发展规划……最终制定出分步实施的改革方案。

2014年1月,高新区率先引进并投入第一批18辆大型天然气公交车。从那时起,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被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内容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强力推进。

四个月后,政府投入财政资金3060万元,吸收民间资金,建立了政府控股51%、注册资金6000万元的安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和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安康市公共交通安恒有限责任公司。紧接着,60辆、40辆、22辆,车辆数量逐渐增加至188辆,线路也由最初的10条线路增加到现在的16条,驾驶人员204名。随后,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公交首末站、停靠港湾、公交站点以及站名的升级改造更新,使公交车的硬件投入大大提升,不仅改善了公交的外部形象,也提升了市民乘坐的舒适度。

mmexport1489316284225.jpg

服务上的“短板”遭市民“吐槽”

“半天等不来车,一来同时来好几辆;老远就招手,司机装作没看见;到站不停,害我坐过站;车子停在路中间,下车时被摩托车撞……”一边市民为城市公交的硬件改善称赞叫好,一边是公交车的服务“短板”成为市民们“吐槽”的热点,媒体曾进行过多次报道,但这种现象仍未改观,这究竟是为何?

2月22日上午10时,记者欲从安康城区市委站乘坐公交车前往高新区,十几分钟后,才登上13路公交车。当时车上乘客不多,在经过陵园路、都市花园后门、都市花园、城西客运站、三桥南这些站点时,司机都是逢站必停,且广播按时报站。期间,在城西客运站公交站,四辆面包车占了公交车停靠车位,公交车只能在路中间停留上下客。在文化公园站即将进站、广播报站后,司机并未有停车之意,站台上一老爷爷喊叫自己要下车,司机赶忙停车,以最快的速度开门,待老人下车后就开走了。

下午记者又分别乘坐了1路和3路公交车发现,甩站、不进站停车等现象均有存在,并且出于路况拥挤、抢赶时间和其他原因,少数公交车司机则出现情绪急躁、口气不好等情况。

相对城区几条公交线路来说,31路、30路公交车甩站就有点“习以为常”了,常常是站台上站着一排排人,公交车载着挤得满满当当的乘客摆摆手呼啸而过。“31路车每次都是满座,像我们大同这一块要坐公交进城区,立马要等三四辆车之后才可能上车,上车后也没有座位,远远不如原来的安恒专线方便。”汉滨区大同镇一村民苦恼地说。

对此,跑了三年7路公交车的驾驶员安伟觉得,司机甩站等不良现象虽然与公司规定不相符,但如果逢站必停的话,公司规定的时间根本不够。对于车子不进站停靠,他表示,城区大部分公交车站停车位被社会车辆占据,尤其是公交港湾,而安康大道公交站台一是车道太窄公交车进不去,二是公交车就算进去了交警要罚款。

安恒专线31路公交车,全程35公里,设置站点64个,如果逢站必停,单趟运行时间在110分钟左右。“一般情况下,司机会在人流集中的大站停,一些小站,售票员会提前询问是否有人需要下车,这样就能节省半个小时。”安康市公共交通安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熊智奎对此坦言,不排除有些时候司机甩客,是因为觉得老年人和孕妇无监护人,安全无法保障。

公交驾驶员稀缺成为主要原因?

一辆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公交车,自然是公交发展硬件设施提升的有力实证,那么,后期的服务管理为什么跟不上呢?

在安康市公交公司看来,公交驾驶员稀缺是主因。目前,两家公交公司拥有驾驶员204人,按照有关规定每辆公交车配备2.2个司机的要求,安康城区公交驾驶员缺口80余人。 “我们有驾驶员管理规定,针对驾驶员甩客等现象,经调查认定事实后予以罚款,同时要求写出书面检查,罚款金额也从以前的100元提高到300元。”安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熊卫军觉得:“市民的有些投诉是合乎情理的,也暴露出了我们在服务管理当中不足。然而,驾驶员一旦被罚有的就会提出辞职,公交车正常运营就没法保证,市民出行更加不便。一方面是市民期盼便捷出行,一方面是公交驾驶员的紧缺,鉴于这种状况,我们无法‘下狠手’”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安康城区没有一家具有合法资质的专门培训和考试A3照驾驶员的机构。为解决公交行业驾驶员严重紧缺问题,2015年3月,市政府出面在全市范围内为公交企业定向培训A3驾驶员100名,但最终合格的只有77名,还有一部分被分到县区。现在,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公交驾驶员,则要去延安学习,大约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学习取得驾驶资格,再经过一年的实习期才能单独驾驶公交车。

那么,面临这种现状如何提升服务呢?市交通运管局副局长王勇军说:“公交驾驶员从过去的‘散兵游勇’到现在的正规化管理有一个适应过程。为此,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调研,然而,诸多因素的制约还是让我们下不了‘狠手’。而且,公交的管理目前还是‘九龙治水’,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管理流程。比如说,如果公交公司提出一个线路,要报交通局、住建局、交警队等进行协商才能确定。”

而熊卫军则认为,依托科技化手段也是一个办法。为此,他们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筹备建设“智能调度系统”,预计今年4月份可投入运行。智能调度系统可实时监控车辆发车准点率、人员出勤、车辆运行速度和方位、人流量、车流量等情况。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将适时接入电子站牌、开发自己的APP,市民可随时查看车辆到站时间和方位等,并对一些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市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