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双“11”的快递包裹收齐后,包装去哪儿了

你是否有坚持过去收集和交售废品的习惯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包裹齐后 2016-11-25 15:09:36
如今,在购物网站促销战略的影响下,11月11日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购物狂欢节。本周,双“11”的包裹陆续收齐后,各式各样的快递包装去哪儿?

分类垃圾桶多摆设 业内:有效的路径是关键

双“11”后高校宿舍楼下的取件人群。(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不在少数,可是个体在前端做了分类后,最终运输时仍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混在一起。而大街小巷的分类垃圾桶则更为尴尬,常年让市民傻傻分不清楚,该如何丢弃不同类别的垃圾。

记者从成都市再生资源协会了解到,成都再生资源年回收总量约580万吨,年回收总价值约165亿元,综合回收率约为80%。回收企业(个体工商户)约4000多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

那么,市民到底可以选择哪些有效的垃圾回收途径,让垃圾成为可再生资源。

“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很多垃圾都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比如低价值的米口袋、面口袋、食品包装袋、牛奶盒等。日常网购的包装袋也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经加工改性后可做成再生塑料制品(如垃圾袋等)。”成都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谢香兰告诉记者,首先,要了解哪些包装可以做有价值回收。其次,市民可以将分类打包的可回收废弃物直接投放至小区可回收分类回收箱/桶。也可通过关注“废宝网”微信公众号,预约废宝快递员上门回收服务。这些可回收废弃物流入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最终到利废企业进行加工利用。

谢香兰也认为,垃圾回收和分类处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有效的路径,让更多的人能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回收的工作中。

成都市城管委固废处:要坚持过去收集和交售废品的习惯

日前,记者从成都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成都市的垃圾日处理量高达到1.3万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给城市环卫部门和生活垃圾处置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树立绿色消费、提倡节约、物尽其用,理性消费的意识十分重要。”谈及垃圾处理的困境,成都市城管委固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需少产生不必要的废弃物。其次,养成分类收集,和投放生活垃圾的习惯。

目前,成都市正全面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已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地区,明确了分类投放和手机途径与方式。鼓励先将可回收物交售到各种再生资源回收渠道中,有效降低生活垃圾产生量。而对于“有害垃圾”则单独投放在设置有有害垃圾投放点的区域,居民按指引种类收集投放有害垃圾。另外一类,则是“厨余垃圾”在开展试点的小区区域试行分类投放。此外,剩余的生活垃圾投放到环卫系统的“其他垃圾”当中。

成都市城管委固废处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2016年,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各区(市)县城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物管小区、非物管小区和城市综合体其覆盖率将达10%以上。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分类涉及居民消费后几乎所有废弃物的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需要从资源循环利用和减量化方向,倡导全社会以绿色发展为指导逐步现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方式。统筹配套资源化循环利用各种法律政策,分门别类的规范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 成都市城管委固废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源头上现阶段需要考虑包装物过度包装产生的废物,限制塑料购物袋使用,服务业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快递业把包装胶带规范使用等问题。把解决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关口,前移到源头来考虑统筹解决。

“简单来讲,要坚持过去收集和交售废品的习惯。”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