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夜市等成问题肉消费重灾区 近90%无检验检疫证明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重灾区成问题检验检疫 2016-10-26 19:07:27
尽管我国的冷鲜肉产业高速发展,但问题肉、超期存放的僵尸肉也仍有市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中国冷鲜肉促进理事会在日前举办的首届肉类食材文化与健康论坛上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民工食堂、大排档、夜市摊成为劣质肉类食材的主要市场。
尽管我国的冷鲜肉产业高速发展,但问题肉、超期存放的僵尸肉也仍有市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中国冷鲜肉促进理事会在日前举办的首届肉类食材文化与健康论坛上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民工食堂、大排档、夜市摊成为劣质肉类食材的主要市场。也正是因为仍具有市场基础,我国的劣质肉流通问题屡禁不绝。

 根据有关机构今年3月至9月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郑州等全国35个城市的106个县市场的肉类食材及餐馆酒楼的肉类菜肴进行的调研显示,问题肉在县级以下市场普遍存在。由于占据我国总人口70%左右的县级以下城乡地区目前仍以消费热鲜肉和解冻后的冻肉为主,很多肉品缺乏检验检疫证明而来历不明,存在安全隐患。而在我国大中城市地区,则主要是餐饮企业存在肉类安全隐患。在此次调研的300多个摊点、小餐馆中,近90%没有检验检疫证明。而来自100多家餐馆的调研显示,95%的餐馆因成本原因不愿采购大品牌或当地知名品牌的肉品,给问题肉以可乘之机。

肉食研究专家刘金涛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近年来出现的“注水肉”、“注胶肉”、“病死畜禽肉”、“私屠滥宰肉”、“香精肉”、“走私肉”、“僵尸肉”等劣质肉类食材虽然并非主流,但使很多消费者对肉类消费产生了疑虑。同时,劣质肉的应用也使得很多场合的肉类菜品营养和口味出现下降,间接对中国餐饮行业和餐饮文化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他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应该打击私屠滥宰,另一方面则从政策上鼓励肉类食材的全程冷链,并推广和扶持品牌肉,尤其在县级市场提升冷鲜肉等健康肉类食材的市场空间。在论坛上也有专家指出,当下应尤其警惕非法、劣质肉类食材低价销往学校餐厅、民工食堂、大排档、夜市摊的现象,切断劣质肉最基层的市场供应链条。(记者张钦)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