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若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这是95后收藏顽主畅小乐最爱说的一句话。
不过他所谓的“玩”,可不是蹦迪喝酒逛夜店。在他那个年龄段的小伙伴里,他更像是一个另类,抱朴、深沉、守静、出众,而又自得其乐。
青青葱葱的少年时光里,他知世故而不世故;浮躁喧哗的尘世间,纵然弱水三千,他也只取自己痴爱的那一瓢。车如流水的城市阡陌间,他一袭粗纱,温润如玉。任别人投来怎样惊奇的目光,他都泰然自若、干净明亮地,像一棵终南的诗草。
文/温之白 摄影/郭建波 首发/人物网
这就是畅小乐,一位玩物壮志的95后收藏玩家。
走进他的书房,一种与名仕极为相似的气场便会迎面扑来:桌案上、书橱里,那些罗列摆放的文玩古画、古董陶器,像与他日久为伴的知音,随意的乱中流露出一份生活的惬意。
虽然身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但他却从不沉溺于手机电脑,除了他痴爱的收藏事业,他的业余,不是走在终南“觅仙访道”的路上,就是让自己的思想游弋于这个书房,鸟瞰着那一方辽阔的世界。因了这个原因,他的身上便多了几份同龄人少有的书生意气。同时,这也为他的“少年老成”埋下了戏剧性的伏笔。
畅小乐出生于陕西泾阳的一个书香门第。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曾经成为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当别人都在为了应试教育而埋头研究函数、演算公式的时候,他却常常跑到田间地头,喜欢玩弄一些碎瓷瓦片,并对此乐此不彼。为此,父母还一度担心他会玩物丧志。面对家人的担忧,畅小乐坚持了自己的价值观,并希望用实际成果来让父母信服。他说,“所有人都渴望安全,但我还是坚持做一个相对另类、个性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畅小乐开始对旧货市场钟爱有加。平时没事的时候,一个人在旧货市场淘古玩杂项的回忆,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后来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去当地的旧货市场走一走,看看那些最有民间生活味道的东西。
“我一直以为,想要深度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去看它的深夜。它就像是城市的另一面,演绎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西安的各个古玩市场便是这座城市的另一面,旧货以及神秘的气息都深深吸引着畅小乐。
凭借多年的收藏经验,畅小乐日益精进,并且已经累积了很多的宝贝。这一路的专注、执着和努力,也终于开启了他的收藏之路。对他而言,藏品不仅仅只有经济价值,他更关注它们身上承载的文化底蕴。畅小乐希望,探索发现藏品的文化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现在的畅小乐已经是一位颇具专业水准的收藏玩家。而且,凭着他过人的运作思维,他还经营起了一家自己的文化公司——陕西畅晟书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摈弃自己身上的一些商业的气息。他说商业运作只是为了能让某些美好的事情能持续推进,而对于赚钱,他只想随缘,因为他想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
而这种所谓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遵从自己的内心。
畅小乐喜爱道家文化。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小就与“仙家”有缘。这几年他的足迹遍布终南山的各个道观和古刹,结缘了很多道长和隐逸高人。一有闲暇,他便会驱车出尘,把酒问终南。
巍巍秦岭,终南毓秀。因了大自然的熏陶和道家思想的长期浸染,他的身上,渐渐有了修道之人的风骨。
“怀一颗孔子心,染一身庄子气。既如君子般自强拼搏,又如隐者般悠闲自在”。他常常以这样的真言勉励自己:要以出世的态度做人,要用入世的态度做事。
由此可见,这个少年的独特性就在于,他虽然年纪尚轻,但他已然开始像一个成熟的男人一般去思考;他虽然运筹帷幄于俗世的名利场上,但他却总能于生活的枯燥中找到乐趣,并能把这种乐趣顺理成章的转化为生命的能量。这,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90后当中,是很难得的。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人普遍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大多数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心烦意乱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少静气。而畅小乐似乎又是年轻人中的一个特例。
他懂得浩然处世,静气养身,并乐于在平凡的生命历程中发掘真我,为平庸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他看似是一个顽主,但他却亦庄亦谐,善于用一身的静气去驾驭生命的帆船。因此,别人玩物丧志,而他总能出奇制胜、玩物壮志。
人常说,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强者。作为一位既在都市奋斗又有隐士情节的年轻人,他没有因为生活的酚沓而摈弃生活,而是勇敢的踏入生活最深处。他倾注一片真情,经营一番事业,并能在每一次转身中淡得失、懂进退。
马祖强调“道不用修”,并不是碌碌无为,而破执至尽,能修一念亦破,从而悟入无分别法性,随顺任运,无功自行。所以,在生活中要有真实的体悟,培养自由、宁静、灵性之心,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这一点上,畅小乐就把握的极有分寸。他从不刻意避世甚至诡异,也从不在任何形式上矫揉造作,而是懂得在生活的历练中修得一颗“平常心”。
他虽然热衷于道家文化和隐士情怀,但他却有着极为周正的普世价值观念。在他的理念中,生活即是最好的修行。所以他尽量多得让自己融入社会的熔炉。他始终相信,这一生中,他想要的答案,社会和时间都会一一给他。
特殊的人生修为,让他过早地洞悉了生活的某些开悟。所以,他总能如如不动于尘世里,翩翩起舞于山林间。每及此,天地造化、少年英气,宛若长虹贯天。此情此景,常常会让观者忘记今夕何夕。
或许是因了习武的缘故,他的身上除了超凡脱俗的“道”气,还有着一种现代人难得的英雄之气。
他习武却不好战,饮酒却不贪杯。他性情豁达、交游甚广。他心地纯良、乐善好施。虽然他的企业才刚刚起步,但他却一直在尽己所能,日复一日地做着相关的慈善捐赠。他常说,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当与古人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唯有如此,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谈到艺术品市场与收藏,他也常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生动诠释。随着时间的推移,畅小乐对收藏事业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年的磨砺,使他从知识,眼力到眼界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那些收藏品,现在在畅小乐的眼里,已不仅仅是藏品,而是时间的丝线串缀的人类文化发展史,并且认为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一件藏品都有它的故事它的生命。
正如他所说,古玩并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它们身上的岁月痕迹、斑驳陆离的沧桑感,是它内涵的历史感,是那种说不出道不明、学不来仿不像的神韵。学习鉴赏,更能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认识中华文明的精髓,了解中国古文化灿烂辉煌的成就。
他常说,艺术品市场的角逐,其实就是一场英雄战。不分阶层,不论出身,重在参与。它有时随人一样高贵,有时亦随人一样卑微。不管怎样,喜好就行,归根结底,玩的是一种本真、一种性情。
遵循着这样的心性与原则,作为一家已经颇具影响力的书画文化传播公司的掌舵人,畅小乐以超乎寻常的气魄和胆略,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成功跻身于中国本土目前3.8亿的收藏群体,并秉承诚信为本、公正为魂、专业为先、务实为要的企业文化理念,紧跟〝一带一路〞战略格局,带领公司团队及众多的收藏爱好者,服务于中国收藏业界,服务于中国文化艺术行业,并以畅晟文化与生俱来的理想与使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同时由于大量外来文化涌入开放后的中国,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年人,尤其是90后群体中出现了文化失衡的现象。在这种大环境下,“80后”、“90后”对传统文化不重视的现象让人担忧。
有人形象地说,今天“80后”、“90后”的生活是“吃的是薯片、用的是芯片、看的是大片、穿的是名牌”,从这形象的比喻中可以看出“80后”、“90后”的传统文化意识已受到挑战,他们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熏陶,文化积淀不足以做好理性的准备迎接各种因素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所以根据他们的表现,曾有人用“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来描述他们。
面对这种现状,畅小乐身先士卒,敢为人先,并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为90后正名。
他说:“并不是所有的90后都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关进是看如何引导他们产生兴趣,并产生共鸣和对接。在互联网+的时代,要想促成90后对传统文化的成功接入,正确的打开方式无疑将成为关键。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合着各民族的特色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思想。我们年轻一代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探索创新,用创意激发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真正在‘玩’中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并用传统文化之魂传递中国正能量”。
畅小乐这样说了,也一直都在这样做着。目前,他的公司已经涉及到传统雕塑、民俗文化、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当下亟待传承的领域。由他策划打造的“畅晟民俗文化博物馆”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
英国思想家罗素说:“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就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便越少”。
畅小乐便是这样的人!他遵照内心,从不盲从;他爱我所爱,无怨无悔。他对收藏的痴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足以让我们看到他磅礴的胸襟和生命的张力,并为之深深感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畅小乐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砥柱中流,而他所带领的畅晟文化,也必将长风破浪,直挂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