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大学生为何容易被骗子盯上?听听西安公安局民警怎么说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西安民警公安局 2016-10-01 10:44:41
9月27日~29日,由陕西省公安厅、西安市公安局、华商报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四叶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专题巡展”在6所高校举行。
pcec5a94.jpg

9月27日~29日,由陕西省公安厅、西安市公安局、华商报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四叶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专题巡展”在6所高校举行。尽管行程匆匆,但还是给6所高校的学子们带去了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巡展中,公安人员、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了我们思考。

社会经验缺乏,过于高估自己,大学生易被骗子盯上

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三处一大队副大队长王鑫磊和辖区派出所民警、学校保卫处负责人在介绍大学生遭受网络诈骗的情况时都表示,学生受骗和特定年龄阶段的思想、心理等有很大关系。

很多学生过于单纯,只埋头学习,社会经验缺乏;有的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已经学了很多知识,所以经常过于高估自己;还有些抱着投机心态,希望通过与陌生人的交往给自己“留一个机会”。大学生是最习惯使用网络的人,所以才容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警方经常在校内宣讲防诈骗知识,但有学生认为这些和自己没关系。

泄露的个人信息,应通过立法和技术手段防止被利用

据了解,由于数据库泄密事件频频发生、地下数据倒卖猖獗、当事人自己的不良上网习惯、很多方面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或非法采集等原因,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究竟该如何防止这些已经泄露的个人信息被犯罪贩子利用?华商报记者在采访我国第一个首席隐私官谭晓生时曾提出过这个问题,谭晓生表示,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完善的立法、严格的执法才能解决,要让犯罪分子不敢利用这些个人信息来作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副教授杨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在身份验证时增加验证因子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原来只要求提供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验证信息,为了防止诈骗分子用已经获取的个人信息来冒充,可以增加指纹、虹膜等生物信息来验证,还可以增加其他一些动态的验证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