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神秘多边形地带或因固态氮气层对流所致
在新研究中,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威廉�麦金农和他的研究团队使用“新视野”号航天器的测量数据显示,当氮冰的厚度超过一千米时,就会发生对流,而只有这样冥王星的热力学流动条件才能得到解释。他们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对流产生的翻转可以解释多边形巨大的横向宽度。根据史波尼克高原表面冰层纵向的移动速度,他们估计每过50万年,整个地区的表面就会完全更新一次。
研究人员称,类似冰层不断更新对流的过程可能也发生在其他柯伊伯带的行星上。这一区域是海王星轨道以外的一个圆盘状区域,被认为存在彗星、小行星和其他含冰天体。
在另一项研究中,美国普渡大学的亚历山大�特罗布里奇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使用史波尼克高原上氮冰数值模型,也得出了冥王星上存在强有力对流现象的结论。此外,研究人员称,氮冰缺乏脆性变形的特点也足以将此前的热胀冷缩假设排除在外。
2015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在飞行了9年、跋涉近50亿公里后终于成功飞掠冥王星。这次飞掠也为科学家了解这颗“冰冻星球”提供了大量观测数据。最新发回的图像分辨率达到每像素80米。科学家通过这些图像能更好地分析冥王星不同类型的地形,确定其形成过程。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