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为赶晚婚假“末班车” 年底北京新人领证增三成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三成末班车北京 2015-12-31 12:15:04
近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表决通过,正式取消了晚婚晚育假。这意味着,明天开始,晚婚晚育将不再享受长假福利


 探因

晚婚假将取消 新人工作日请假领证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昨天扎堆领证的人群中,因为晚婚晚育假取消而将领证日期提前的新人并不在少数。

在银行上班的胡先生和女友张女士因为是“临时起意”,没能在网上预约成功,排在了非预约队伍的末尾。据了解,两人原计划在明年1月9日领证,“这是父母看黄历确定的好日子”,但是朋友圈中刷屏的晚婚晚育假迫使两人不得不将日期提前,“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安排好了,准备利用晚婚假去新西兰度蜜月”,经和父母商议后,领证日期最终提前到了28日。

其实,自21日晚婚晚育假取消传出后,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提前领证成了本市不少计划明年领证新人的迫切选择。

32岁的吕先生,和女友原本准备在明年2月14日情人节的时候领证结婚,但是听到晚婚晚育假将要取消的消息后,“两人坐不住了”,他和爱人一合计,决定将领证的日期提前到圣诞节,“这样还可以享受10天的假期,好好出去玩一趟”。

晚婚晚育假取消,大龄男女的长假福利成为历史。昨日领证的不少新人向北青报记者吐槽:“我们都已经沦为大龄剩男、剩女了,连这个福利现在也要被取消。”为了“赶上最后的一班车”,许多新人最近都是工作日请假领证,正在出差的石油勘探工程师李华阳因为看到成都有个女士提前领证的消息,更是提前一天从西安飞回北京,和女友一大早就来到了婚登处。

各地情况不一 北京少休7天

晚婚晚育假为何突然取消?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表示:“当前的男女初婚年龄已经到了25岁左右,初育年龄到了26岁以上,针对这种新的生育行为的情况,国家也不再专门鼓励晚婚晚育,因为年龄太大,对于母婴的安全、保健,对于高龄产妇的身体健康等等方面都不利。”

晚婚晚育夫妻的奖励和福利,源自于上世纪70年代起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200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也就是说,男方迟于25周岁,女方迟于23周岁结婚生育的,属于晚婚晚育。双方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婚假、产假基础上,根据各地的规定不同,享受额外增加的假期天数。

北青报记者查询多地关于晚婚晚育假的规定发现,各省市标准不一。上海、天津等省市对晚婚夫妻的奖励和福利为7天,四川、新疆等地的晚婚假则为20天,而甘肃对晚婚夫妻的奖励最高,可以结合婚假长休30天。

具体到北京地区的规定,根据2014年修正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算上婚假的3天,也就意味可以休10天。

用人单位正在修订休假细则

晚婚晚育假取消的修正案自本月21日提交审议到明年1月1日正式执行,仅仅相隔10天时间,部分企业虽然明确“肯定会跟着国家政策调整”,但是还没来得及调整细则。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的工作人员向北青报记者确认,从明年1月1日开始,总站取消晚婚假,但年末领证依然可以享受晚婚假,“国家调整政策,总站肯定要跟着调整政策,不过,目前总站领导还没有细说”。

而北京移动分公司正在等待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出示《员工假期管理办法》的指导性意见,目前还没有更新晚婚晚育假取消后的新规定。“一旦公文下来,各省分公司都会按照本地情况制定休假标准。”公司员工表示:“按照惯例,只要在总公司的政策下来前领证,应该都可以按照10天申请晚婚假。”(文并摄/本报记者 郑林)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