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破题"供给侧" 陕西经济如何在产能过剩时代追赶超越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陕西时代经济 2015-12-30 11:58:35
“产能过剩其实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刚坦言,产能过剩的时代早已来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破局,让“供给侧”这个经济学名词迅速火了起来。
 西部网(记者 敬泽昊 见习记者 郎俊琴)“产能过剩其实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刚坦言,产能过剩的时代早已来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破局,让“供给侧”这个经济学名词迅速火了起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引领新常态

在12月28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省委书记赵正永强调要清醒认识只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引领新常态,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生产供应和实体经济方面,放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要素的有效供给方面,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提升需求。

省长娄勤俭在部署来年经济工作时,也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中央去产能要求部署。吴刚认为,不论是中央领导,还是省上领导,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把脉都是一致的。

所谓“供给侧”,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与之相对的“需求侧”,则包括公众所熟知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多用刺激的手段来驱赶马车前进。

在吴刚看来,长期以来中国经济都过度重视需求侧,而忽视供给侧,这就导致了产能过剩。一个新兴行业诞生,所有资源一拥而上,一方面不计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却低标准重复建设,生产的产品市场反倒不买账。

“供给侧改革其实是在追根溯源,从而实现精准生产。”吴刚说。

供给侧改革要做好“堵”和“疏”

吴刚认为,要做好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做好“堵”和“疏”这两项工作。所谓“堵”,就是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手段,关停落后企业淘汰,去除掉这部分落后产能;鼓励市场消化掉各类库存产品;同时去除杠杆,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

所谓“疏”,就是鼓励产能合作,把多余的过剩的产能转移出去。吴刚以陕西水泥为例,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但中亚国家这些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又急需这方面的产业支撑。双方开展产能合作,刚好各取所需。

通过供给侧改革的“堵”与“疏”,给陕西经济发展腾出新的空间,吴刚表示,陕西有许多产业,比如3D打印、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目前都已经占有了发展的先机,在未来这些新兴产业将成为驱动陕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吴刚也强调,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常态,今天的新兴产业明天就会成为过剩产能。但是,如果能兼顾好供给侧和需求侧,并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能实现一种良性循环——一边转移过剩产能,一边腾笼换来新鸟,从而推动经济持续的发展。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