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见不得离不得” 处境尴尬的城市生活垃圾压缩站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城市生活处境垃圾 2015-10-17 09:56:30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随着咱老百姓的生活条件的改善,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这有垃圾的地方就会有处理垃圾的压缩中转站,但是这中转站究竟该设置在哪儿,就成了一个难题

    布局不合理 “邻僻效应”成阻力 美好环境还需共同建设

    环卫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以其占地面积小,隐蔽性好,空间结构合理等优势,引领着垃圾中转站行业的发展。几日来,记者调查后发现,这类环卫设施建设在实际的投建和使用中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阻力和问题。

    记者从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了解到,目前,西安市生活垃圾压缩站设置总量为167座,其中,城区139座,郊区县28座。按照每个生活垃圾压缩站转运处理能力每日约60至80吨计算,城区的139座压缩站每天的吞吐能力超过1万吨,基本能够满足城区生活垃圾的中转。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工作人员杜益平:“问题是看着数量上已经够满足,但是,咱们一些(压缩垃圾站)城区这边的分布不是太好,主要表现在一些老城区,比如说碑林、莲湖、新城,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如果说分布不均。”

    杜益平说,近几年,西安市城区内的环卫设施建设基本都是在“还账”状态。由于长期忽视了基础配套建设,在已经建好的城区里建设环卫设施,只能是“见缝插针”,建设压缩垃圾中转站选点难的问题非常突出。此外,西安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还处于空白。目前,西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只有一个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方式是卫生填埋。生活垃圾处理场少,运输长,处理手段单一的现状,决定了生活垃圾在集中、运输、处理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出现更大的环境问题。近几年,随着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江村沟垃圾进场量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业务科负责人杜延斌:“这个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每日的进场垃圾量从前年的6300多吨到去年的每日进场量6900多吨,现在已经达到了平均进场量在7300到7400多吨。”

    因为担心压缩垃圾中转站可能会带来的一些身体健康、环境质量以及资产价值等诸多负面影响,“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这种被放大的“邻避效应”心理原因,也是目前压缩垃圾中转站建设和维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调查中记者发现,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以西安市为例,每个城区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技术。将工作噪音和环境空气污染等问题降到最低。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工作人员杜益平:“每个人都需要(垃圾处理中转站),如果你把它搬离了,那咱们区域化的垃圾就没办法处理了,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支持和理解我们的环卫工作。”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