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高龄补贴先证明还活着 老人:每次复审都是打击
街办
无奈之举曾出现过冒领情况
“之前确实存在老人已去世了,家属还在冒领补贴的情况,目前,我们和殡葬等机构还没联网,如果不用这样的方式,没办法完成复审工作,现在基本上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负责老龄工作的杨女士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像现在这样,拍一张照片是最简单可行的方式,“现在牵扯到很多小区拆迁或搬家,如果不是当事人或其家人到社区办理,我们即使入户走访,要找到老人都很难。”
热议
证明“自己还活着”让人不舒服
贴在大学东路22号建行家属院门口张贴栏的《通知》早已被人撕掉了,王老太说,小区里很多老人都对这件事很反感,大家都不愿意进出小区看到这个,有人就把《通知》撕掉了。
“确实会让人不舒服,年轻人要证明‘我妈是我妈’,没想到我们老了,却要给别人证明自己还活着,这种感觉确实不好。每次孩子让我拿当天报纸拍照片时我心里特别难受。”72岁的冯老太说,走访中,跟她想法类似的还有不少老人。
75岁的董老先生身体健朗,他对这件事看得挺开,“其实也没什么,工作都不容易做,不过,如果能有更好的方式我们当然更加欢迎。”
借鉴
一个家委会代表替40余老人办复审
据了解,去年初,西安市老龄办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高龄老人补贴的直接审核次数——即要求老人亲自前往社区、村进行审核的次数由原来的一季度一次减至一年一次;而且复审时是要利用民政(殡改)、社保等多方面信息资源,通过主动到老人家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掌握领取补贴老人信息,同时扩大领取补贴老人信息公示范围和内容,做好人员核查工作。
“我负责的社区里检察院小区就是由家委会在牵头办理这件事,家委会的负责人自己来帮小区四十多名老年人签名确认办理复审,家委会的负责人愿意做这个担保,这个很不容易。家委会经常组织老人参加各种活动,对小区老人的情况都很了解。”朱北社区负责老龄工作的延女士说,其实如果家委会愿意介入,大家都很方便,“不过目前我们社区只有这一个家委会愿意这么做 据了解,西安市高龄补贴标准,70—79岁每人每月50元,80—89岁每人每月100元,90——99岁每人每月200元,100——100岁以上每人每月360元。
华商报记者肖琳 来自江苏的戴先生最近很头疼,孩子高考要满足“父母在西安养老保险交够3年”,这意味着孩子可能报不上名,无法参加高考。
戴先生在西安做生意,孩子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在西安上学,目前在西安市第十中学读高三。
2013年,教育部门出台政策,称随迁子女高考须满足三个条件:父母需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满3年、居住满3年、孩子学籍满3年。其他两个条件戴先生都满足,但养老保险这一条却无法满足。“我当年去交没人管,第二年才交上,养老保险只交了两年。”戴先生说,最近学校让准备这些材料,说是如不满足条件可能报不了名。
“我们从孩子上高一开始就告知了家长,但还是有家长拖着没办。”戴先生孩子的班主任王老师说,针对“高考移民”的问题教育部门出台了这项政策,为了防止随迁子女报名出问题,他们从学生入学起就告知了这项政策,让家长尽早准备,但还是有家长因为不了解政策或其他原因耽误了时间,导致年限不够,对此学校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24日,华商报记者从省招办了解到,由于目前处于该政策的过渡期,确实存在不少家长没有及时办理养老保险,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近期会联合人社厅、公安厅进行研究,随后会出台过渡期的相关政策。 华商报记者赵瑞利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