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发改委专家:2020年全国人均GDP1万美元能实现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专家全国 2015-08-04 10:34:36
  【宏观·政策】专家:2020年全国人均GDP一万美元能实现  去年全国人均GDP7575美元  7月25日,在2015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称,到20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00万亿人民币的规

  要更加重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

  人均GDP是以生产总值(GDP)除以人口总数而得到的平均每人GDP数值,可视为该地区的所得水准,也可以用来衡量该地区人民所享有的幸福程度,通常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也意味该地区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准。

  据马晓河介绍,人均GDP过万是世界银行在2010年的界定标准,2012和2013年,世界银行规定人均GDP在12600美元以上的是高收入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是指人均GDP在1000~12000美元之间。

  人均GDP只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尽管人们认为这样的指标水准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仅用这一单个数据来说明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说服力还略显单薄。于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成为学界认可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暨南大学统计学教授韩兆洲表示,居民实际收入占人均GDP比重,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都达到了55%,但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将2014年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进行计算,没有一个省份达到发达国家55%的水准。

  “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这是由制度和政策安排决定的。GDP是扣除物耗投入后在全社会的分配格局,三个主体(国家、企业和居民)各分一块。居民占国民财富的比重低,反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老百姓吃亏;政府和企业占的比重高,政府和企业占便宜。”马晓河认为,要全面考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还得看政府拿到钱后用于转移支付的数字。

  “据我所知,在国民财富分配中,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较大地向居民转移支付,而是较大地用于投资,所以居民没占便宜。”马晓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