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门晒账:三公压缩 300元也说明
规范政府花钱勿止步于“一纸公开”
肯定中央部门三公账单更加透明清晰的同时,一些部门在三公经费方面依然存在的违规违纪乱象更不能忽视。
在此次中央部门集中晒“账本”之前不久,6月末,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就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如将政府部门晒出的“账本”与审计署列出的“问题清单”对照观察,一些潜藏的“三公”问题仍需警惕。
例如,在贸促会公布的决算中,去年该部门公务用车实际支出280.84万元,较预算数减少13.93万元,下降5%,较去年实际支出下降8%,并解释主要原因在于认真贯彻公车改革精神,大幅压缩公务车运行维护成本。
但是,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在公车方面贸促会就被点名,审计报告称“贸促会、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等21个部门和单位挤占其他支出用于车辆购置、运行维护,以及违规发放交通补贴等,共计1058.19万元。”
此外,在审计报告中被点名的还包括,因公出国方面,卫计委、贸促会等5个部门和单位的8个团组擅自更改行程或境外停留时间;公务用车和接待方面,科技部、文化部等33个部门和单位长期占用其他单位车辆;工程
院、商务部等10个部门和单位超标列支公务接待费等。有分析指出,规范政府花钱绝非“一纸公开”能解决问题,当前政府花钱依然存在不少违规违纪现象,也凸显进一步推进公开和深化预算改革的必要性。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