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探访陕西高考评卷现场:每道题至少须经2人评阅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陕西 2015-06-17 11:51:37
2015年陕西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344572人,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有339271人。

2015年陕西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344572人,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有339271人。

    西部网讯(记者 彭芬) 2015年高考已经结束,截止6月12日,我省高考评卷站已完成了全省124万余份答题卡的扫描工作,目前进入评卷阶段。今年是我省实施网上评卷的第10个年头,网上评卷将人工评卷的经验和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能提高评卷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公平公正。

    今天(6月16日)上午,西部网记者获准实地探访2015年陕西省高考网上评卷现场,详细了解了网上评卷全过程。

     两千余名评卷人员实名上岗  每道答题被“切割”成一块图像

    据了解,今年我省共设5个评卷点,分别进行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试卷的评阅。而位于某高校的高考评卷站承担着全省所有考生的试卷、答题卡的接收、保管和扫描工作,据工作人员介绍,评卷使用的是答题卡扫描件,考生的原始试卷和答题卡将保存至明年4月,相关扫描件将被永久保存。

    今年我省选拔高考评卷人员两千余名,其中包括大学教师、中学教师以及相关学科的“助教、助研、助管”研究生。

    西部网记者在戒备森严的高考语文评卷现场看到,评卷点有安保人员值守,评卷室设有视频监控,所有评卷人员一律凭证件实名制上岗,严禁携带手机等违禁物品。评卷人员一人一台电脑,都不能访问外网。

   记者注意到,考生的作文答卷在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经过扫描、“切割”后的一块图像,评卷人员无法获知同一张试卷的其他内容和考生个人信息,杜绝了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每题至少2人评阅  评分差值较大的答题会100%复查

    我省网上评卷非选择题采取一题多评模式。全省数十万份同一道试题的答题图像随机发送到评卷人员的计算机屏幕上,每位评卷人员按照研究确定的评分原则、标准及要求,独立地评卷给分。在此过程中,评卷教师既不知道屏幕上显示的答题是第一次评阅给分还是第二次、第三次,也不知道别的评卷教师对此答题究竟给多少分。

    不同的两个评卷教师分别通过键盘输入该答题得分后,计算机系统自动比较两个人所给分数,若两人给出的分数差值没有超过该题事先确定的允许误差值(通过试评每道试题答案都确定有允许误差值),则取此2人给分的平均分作为考生这一题的最终得分。

    若两人给出的分数差值超过了允许误差值,则计算机系统自动将该答题随机交由第三位评卷人员再次评阅,然后再将第三位教师的给分与此前两位教师的给分两两进行对比。如果其中一对分数没有超过允许误差,就取这一对得分的平均分为该题最终得分;如果两对分数仍然都超过了允许误差,则系统则将该答题发送给评卷中心组的专家,由专家进行评阅。

    凡是进入第三次评阅的答题,必须100%进行复查。也就是说,考生的每一道非选择题至少要经过两名评卷人员的评阅,二评后若超过允许误差,则进行三评,三评后仍有争议则提交专家评阅。

    西部网记者从高考外语评卷点了解到,今年我省还有几名小语种考生,涉及德语、日语、法语三个语种,全部为纸质试卷,进行人工阅卷。[page]
 

2015年高考结束,考生轻松走出考场。

    每位评卷教师的评分信息均有记录 有效率低将被提醒

    为了确保客观公正给分,每个评卷点在正式评卷开始之前,都组织骨干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制订“评分细则”,并开展了试评。

    而针对不同的科目,各评卷点也有自己的“规矩”。例如,语文评卷点在正式评卷前组织全体评卷人员将语文试卷从头到尾做了一遍,以便评卷人员熟悉考题,避免考生将其他题目的材料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作文中。而文综评卷点则要求全体人员将评卷细则进行默写,不及格者不能上岗。

    为有效控制不同评卷教师主观认识上的差异导致的评卷误差,评卷系统对每名评卷人员的评卷情况进行了严格监控。“

    “某一名考生的某一道答题在某时某刻由哪一个评卷教师评阅,给分多少等信息,都在评卷系统的中心服务器上有详细明确的记录。”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每位评卷人员的评卷数量、速度、有效率等指数后台都能显示,如果谁的评卷有效率太低,将会收到提醒。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