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朱永新:家庭好了 教育才会好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理事长家庭 2015-01-23 10:53:32
中国网1月23日讯(记者 段留芳)“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主办。自2012年8月10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地父母的积极响应,征集到大量优秀的家庭教育案例。为了倡

中国网1月23日讯(记者 段留芳)“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主办。自2012年8月10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地父母的积极响应,征集到大量优秀的家庭教育案例。为了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今日起与中国网教育频道共同开设“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案例展示”栏目,并面向全国读者发起征文。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朱永新为该栏目的启动撰写了《阅读与家庭——教育的两大基石》的文章,分享了他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感受。

以下为文章全文:

阅读与家庭——教育的两大基石。

万丈高楼平地而起。楼越高,基础越需要牢固。教育大厦也不例外。我一直认为,从不同角度来看,教育存在着两大基石:阅读与家庭。

从教育发生的各种场域来看,家庭无疑是教育的基石。从教学采用的各种方法来看,阅读无疑是教育的基石。

关于阅读,我曾经讲过几个基本的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拥有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够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密码共同的价值。正因为如此,新教育实验一直把阅读作为最根本、最基础的工程,把“营造书香校园”放在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首。

我也一直主张:我们所有的学科都应该有深度的阅读,只有通过深度的阅读,才能真正地把孩子们带向学科的广博与深邃,从知识的小溪汇聚为海洋。阅读绝对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应该是所有学校的事情,所有学科的事情,是教育最基础的事情。我一直对新教育的同仁讲,我们即使其他事情都不做,我们只要把阅读这件事情真正的抓好抓实了,我们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也就很大了。

关于家庭,前不久,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家庭教育为什么很重要》,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仅微信转播就达数十万人次。是的,中国有4亿家庭,太需要也太欠缺好的教育了。在这篇文章中,我从四个方面讲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人生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带给孩子什么,往往就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其次,童年是人生最神奇的阶段。儿童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黑匣子。儿童的很多神奇之处、伟大之处我们没有认识到。儿童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儿童的个性又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必须很谦卑地承认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不充分,还需要更多探索。第三,父母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他们不仅是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儿童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第四,家庭是人真正诞生的摇篮。人的行为习惯、个性特点、认知风格等,都是在家庭中初步形成的。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时代,追溯到家庭生活。

正因如此,家校合作是如此重要。我每年都要走访上百所学校,听许多老师讲述他们的故事。前不久新教育完美教室叙事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我又聆听了9位一线老师在教室里耕耘、创造的故事。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无一例外讲到了家校合作问题。生命的成长,必须经历四个重要的场域,依次分别是:母亲的子宫、家庭、教室和职场。家庭和教室是与学生生命关系最大的生命场。离开了母亲的子宫以后,儿童就生活在家庭里,在父母的影响与养育下成长。到了学龄阶段,儿童来到了一个叫做学校的地方,在一个叫做教室的地方成长。教室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就是他们生活的家园。从此,白天在教室,晚上在家庭,上学在教室,放学在家庭。教室离不开家庭,家庭也离不开教室。教室和家庭紧密相联。一间好的教室,一定会吸引父母的全力参与。父母的教育素养也直接导致家庭教育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效果。

我经常跟很多老师讲,孩子来到你的教室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半成品了。他的人格特征,他的认知风格,他的行为习惯,他的很多基础性的东西已经形成。有一些孩子的基础已经很好,你只要继续呵护他,帮助他,给他更好的滋润,让他发展的更快。有一些不是很理想,就需要你用心矫正,而这种矫正,有父母们的支持和帮助就一定会事半功倍,有时甚至需要矫正的正是父母。因此,无论面对哪种类型的孩子,没有父母参与的教育,一定是残缺的教育,一定是不完全的教育。

正是由于阅读与家庭的重要性,我们新教育研究院成立了两个研究所,一个是新阅读研究所,抓书目研制,解决读什么的问题;抓“领读者”计划,解决如何读的问题。我们先后研制发布了“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高中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等,今年将发布中国大学生、父母、教师、公务员等书目。每年还公布我们研制的“中国童书榜”。一个是新父母研究所,抓父母教育素养的普及与提升,抓种子教师的培育和养成,通过萤火虫工作站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帮助父母和教师携手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新父母研究所在全国40多个城市建立了萤火虫分站,有数万名父母、上千名教师参加。儿童文学作家、新父母研究所所长童喜喜正在进行的100所乡村学校的“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活动,在每一所乡村学校分别为父母和教师进行免费的公益讲座和交流,正为了将这家校教育共同体的打造从城市推向乡村。

阅读和家庭是整个教育最重要的基石,而阅读与家庭两个基石,本身又可以合并成为一个更大的家庭基石。因为,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播下的。在《朗读手册》一书的绪论部分,有一首最受美国人喜爱的诗《阅读的妈妈》,其中有这样一段:“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如果在进入学校以前,孩子就已经热爱阅读,具有初步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我们的教育就会更加顺利,更有成效。

前不久我受中国教育学会的委托,担任了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意义。基于对家庭教育意义与价值的高度认同,在国务院领导和教育部以及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决定与中国家庭教育媒体联盟合作,实施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少年儿童研究》《中国妇女报》《父母课堂》等报刊,介绍全国家庭教育优秀案例,传播更多的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分享更多的家庭教育好经验。

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父母好了,孩子才会好;家庭教育好了,学校教育就会轻松高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却管用的道理,需要我们全力践行。(文/朱永新)

 

附件:中国网关于对“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案例展示” 的征文公告

“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主办。自2012年8月10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地父母的积极响应,征集到大量优秀的家庭教育案例。为了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会员今日起与中国网教育频道共同开设“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案例展示”栏目,并面向全国读者发起征文。

征文的宗旨是帮助广大父母认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良好的交流平台,探索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与方法。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对案例进行评选,并在2015年10月举行的中国家庭教育嘉年华上表彰优秀案例。

征文内容可以是一个区域的家庭教育行动,可以是一个学校的家校沟通活动,也可以是一个家庭用科学理念培养孩子的故事。要求真实、有特色,具有推广借鉴价值和可操作性。字数一般控制在2000字以内,正文后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手机、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