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科学家找到“核冬天”致恐龙灭绝学说证据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学说恐龙科学家 2014-05-22 14:19:07
科学家指出,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巨大陨石撞击地球,扬起大量烟尘遮蔽天空,地球环境进入“核冬天” (nuclear winter),太阳被遮蔽致使气温严寒,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缺乏氧气,让一度支配地球的恐龙走向衰亡。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台湾“联合新闻网”5月22日报道,恐龙曾经称霸地球,但其消失的原因仍众说纷纭。有说法称6600万年前一颗巨大陨石撞击,导致地球进入“核冬天”,恐龙不堪恶劣环境最终灭亡。科学家最近找到实质证据证实这一说法。

  科学家指出,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巨大陨石撞击地球,扬起大量烟尘遮蔽天空,地球环境进入“核冬天” (nuclear winter),太阳被遮蔽致使气温严寒,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缺乏氧气,让一度支配地球的恐龙走向衰亡。

  该理论源自科学家预测核战造成气候灾难,核武器攻击城市会让大量的烟和煤烟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这将可能导致非常寒冷的天气。

 
 

  刊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指出,约6500万年前墨哥尤卡坦半岛被陨石撞击形成“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之后,全球气温陡然下降,海水水面温度降到摄氏7度。

  证据隐藏在德州布拉索斯河地区,沉淀物生成的石头经过分析显示,与冲击坑的石头年龄相同。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科学家魏勒库说,“陨石冲击扰乱原本相对稳定、温暖的气候,可能对地球生命造成很大压力。”

  这个冬天据说持续不超过20到30年,可是足以消灭海陆空各种生物,以及许多其他生命形式,科学家如是说。

  从电脑对“核冬天”的模拟中可见,冲击后数小时,地球发生地震、海啸与火灾。接下来尘土与硫磺液体在空气中聚集,挡住太阳光。最后照在地球的阳光仅剩下原本正常水准的20%。(实习编辑:丁艺菲 审核:谭利娅)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