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民阅读 > 正文

张文静:女儿心中 父亲是那一座永恒的大山

全民阅读
来源: 标签:张文静父亲 2014-01-07 21:18:58
父亲给儿女们的心灵支撑永远强大。而父亲的志趣和情怀,在儿女的心中,永远像一座绵延深邃的大山,给予我们无穷的精神财富和力量,陪伴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精华。(张文静,著名画家张友渲次女。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天水师范学院)

    很多年来,觉得父亲是女儿心中的一座大山。父亲的一切就像这座山上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涧流磐石,自然自在地守候着四季变迁和云卷云舒,坚实稳定地屹立在天地间,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也注视着儿女们的成长与奔波。我们今天所获得的一切,都来源于这座蕴藏丰富的大山。因而,从小就形成了这样的印象:父亲的世界如山中景致般绚烂、幽静、深邃,而父亲坚守的理想与浪漫,使得这份景致给了我们儿女对生命、生活情致永恒的体验与追求。
  
   父亲自幼生活坎坷而寒苦,历尽人世间苦辣酸甜。然而,父亲除了在生活中历练了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性格,也渐渐地磨练出了宁静淡泊、热爱艺术的人生志趣。这份在寒素生活中坚持下来的艺术情趣,成了父亲一辈子甘愿为之付出心血而终不悔怨的精神财富,也成了儿女健康成长、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精神食粮。

   在儿时的印象中,父亲爱山、爱石、爱诗、爱书画金石、爱形态奇异、巧夺天然的根雕。每次进山回家,我们姐弟争先恐后地打开父亲鼓囊囊的背包,那里面装的总是还未经打磨的的树根石头,父亲将捡回来的树根因势取材,稍加整饬,便成为一件件既美妙又实用的艺术品。

   常记得这样的情景:小时候在睡梦中,被沙沙声惊醒,睁眼看见父亲一人在昏黄的灯下打磨树根石头,虽然汗水顺脸颊流下,湿透了衣领,脸上却是一副很专注、满足的神态。在家中,我们姐妹学习的桌案、台灯、坐凳,家中的茶几、果盘、烟灰盒大多都是天然漂亮的根雕,每每有同学伙伴来家玩,看着他们惊羡地看着这些根雕石头、和墙壁上父亲的山水画,我便自豪地觉得父亲是天底下最能干的人,他用自己的耐心与智慧,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虽然清贫但却十分艺术化的、丰富的生活环境,这样的氛围,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姐妹的成长,不同程度地给我们灌输了对艺术、唯美生活追求的人生态度,也让我们在那时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艺爱好。

   记得上初一时,一个阴雨的周末,父亲和一位老友拿着《唐诗三百首》在读,我们姐弟三个则坐在火炉边听着他们。当他们俩读到元稹的悼亡诗《遣悲怀》,边读边谈自己的感受时,我清楚地记得,父亲用那抑扬顿挫的家乡话读诗的感觉,以及他自己被深深打动的情景,尤其记住了父亲读到“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时的沉痛与哀悼。那份感觉从此长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诗歌语言与韵律的美妙与舒展。

   直到现在,当我给学生讲到元稹的这组悼亡诗时,我也会抑制不住泪湿眼眶。从那以后,我便对古典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背会了《唐诗三百首》里所有的诗,自己也尝试着写,每次让父亲看,父亲总是笑眯眯地点头赞许,从来没有批评过我写得幼稚、不好。如今,每当我给学生讲唐诗宋词时,父亲读诗时专注而感动的神情总会给我更多的灵感与享受,我明白,是他那听上去有点土但是韵味十足的诵读,深深地吸引了我,教会了我去领略文学艺术中的深情与意蕴,并对我今天的生活与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父亲爱好广泛,在众多的爱好中,最钟情于绘画,父亲将广袤的山水和传统的文人情怀,自在地融汇于尺幅之间,也将一种广阔的父亲胸怀,书写在一段线条、一处晕染之中。记得小时候,看见父亲站在狭仄的画案边,神情专注,用笔调染颜料,用墨随意泼洒,一幅山水便自在地呈现在宣纸上,这样的场景每天都能看到,即使在最艰难贫窘的时候,父亲都没有间断过。父亲的这份执着与坚持,给了我们深切的感动与影响,小时候父亲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是:持之以恒。他时常说不管做什么只要我们能坚持,就是成功的。因而在清贫困窘的生活中,他坚定地支持我们姐弟三人的学业和爱好,小时候我们拿着爸爸的宣纸和笔墨乱涂乱画,妈妈害怕浪费纸墨,爸爸却总是微笑着鼓励我们。对我们稚嫩粗疏的小画,他总是不遗余力地赞赏,以至于让孩子们都恒久地保持着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弟弟还考上了西安美院,以绘画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父亲安贫乐道、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仿佛是与生俱来。从小父亲灌输给我们的一种观念就是,人生天地间,要有高雅的追求与爱好,金钱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不能被那些东西奴役限制自己的精神胸怀。父亲常教导我们“淡泊明志”、“君子之交淡如水”,他说只有看似平淡的情意才是最长久的,他不允许我们和同学攀比物质财富、不允许我们轻易接受与别人的赠与,因而父亲生活得淡泊如水,我们姐弟的生活原则也都遵循了他。

   如今,父亲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命情怀中安享着他自己的幸福,平淡而雍容。时常感觉到,父亲的坚持忍耐、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使他像一位古人,多少年来,时事变迁,父亲的生活态度始终还和我小时候一样:心如止水,不为外界变化所动,安之若素地沉迷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或许在很多人眼里,父亲的生活有些单调、封闭,思想不能够与时俱进,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父亲的绘画才掠去了浮华,而是满纸的宁静与纯粹。他用画笔、用爱、用坚持营造着一个独立、单纯、却又丰富的自我世界,他的生命,也因此飞扬出极致的欢喜,才永远葆有极致的浪漫。

 时移世易,父亲渐渐老了,但父亲的精神追求永远年轻,父亲给儿女们的心灵支撑永远强大。而父亲的志趣和情怀,在儿女的心中,永远像一座绵延深邃的大山,给予我们无穷的精神财富和力量,陪伴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精华。

(作者张文静系著名画家张友渲次女。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天水师范学院。)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