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民阅读 > 正文

86岁南京中医非遗传人还在一线工作 难觅传承人

全民阅读
来源: 标签:南京中医遗传 2013-09-06 14:53:04
86岁的杨文琪,是君和堂中医馆的首席中药材炮制专家,刚刚成为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项目为膏、丸的制作,并为此坚持了70年,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放不下。”目前,南京中医中药行业里,还在一线工作的非遗传承人,仅杨老一人。

老药工杨文琪正在抓药(施向辉 摄)

    快报调查发现,南京1/3非遗项目难觅传承人,前景令人担忧。

    86岁的杨文琪,是君和堂中医馆的首席中药材炮制专家,刚刚成为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项目为膏、丸的制作,并为此坚持了70年,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放不下。”目前,南京中医中药行业里,还在一线工作的非遗传承人,仅杨老一人。

    药丸诞生记

    涂水“旋”匾,“叠”出来的药丸

    药丸不是“搓”出来,而是“叠”出来的。

    “叠”,是一个传统制丸的方法,工艺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很高的技巧。在南京,唯独杨文琪老人,最得其精髓。杨文琪笑着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有个名小吃,是叠元宵,两者工艺上有类似,但是药丸更加繁琐,而且技高一筹。”

    叠药丸需要一种直径一米左右的竹匾,扁圆形的。

    药材粉碎成末,放入竹匾,然后用水刷一遍竹匾底部,药粉就粘在上面了。下一步,需要有人端着竹匾不断“旋”竹匾,药粉就在匾内不断滚动——就这样一层层涂水,一点点“旋”,最后竟然滚成一颗颗绿豆大小的药丸。“好的药丸做出来,不仅大小一致,而且色泽美观。”

    整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很难。记者试着摇了一下,杨老给出了点评:“要这么个摇法,药粉全洒出来了。”

    杨文琪是南方技艺的代表,北方药丸的制作工艺稍显粗糙,所需的匾更大,不用“旋”,只是来回推拉。

    杨文琪说,药丸有“水泛丸”、“浓缩丸”、“大蜜丸”、“小蜜丸”之分,各有讲究和不同。其中,“水泛丸”和“浓缩丸”都是绿豆大小,大蜜丸和小蜜丸,则是用蜂蜜取代水来刷底子,一般六味地黄丸,就是用的这个制作方法。

    绝活炼成记

    十几岁当学徒,苦练70年成“药王”

    杨文琪在南京有“药王”“药痴”的美誉,这是苦练出来的。

    “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当学徒。洗、切、泡、蒸等基本功都得熟练,很多时候,药工需要亲自试药,比如地黄这种药,生晒即叫‘生地’,药性是凉血;炮制过的叫‘熟地’,药性是补血。两者药效相差甚远,不能用错。”——在当学徒的头三年里,他不能回家,就这么一天到晚地干活。

    经过70年的认药、试药,如今杨老只用肉眼,即可辨认出2000种中药材,而现在的药房,常用药材也就500~600种。

    那个时候,虽然苦,但是活一点不敢粗糙。“以前还没有粉碎机,如果要粉碎药材,需要经过头道切,二道切,一道道过来才行。”杨老说:“切药材真的是要刀工好,有时真的薄如纸。现在的中药饮片都太厚喽。”

    要想学到真本事,除了要吃苦外,还要真心喜欢这个行业,否则坚持不下来。“叠药丸的时候,全靠人力在那里摇,至少一个小时,如果材料多,两三个小时也是有的。”杨老笑着说,心要静下来,因为摇的过程中,有点枯燥,还需要盯着点。

    他的坚守

    手工做药丸,“量身制作药效好”

    既然手工制作药丸这么复杂,为何不干脆用机器制作?

    “肯定不行啊,”杨老笑着回应,人工配药,可以确保量身制作,对症下药,所以药效显著。”

    “有时候,一天只有一个病人要求吃药丸,杨老照常来上班配药,只为这一个病人。”现代人都讲究快节奏,杨老说,“耐心等候的患者不太多了。”

    杨老曾是南京同仁堂的员工,他牢记这里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