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张江自主创新再聚焦:2020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张江自主创新聚焦科技园区 2013-07-18 22:50:52
已将上海80%知识经济密集区域纳入的张江高新区,继获得上海市下放权力后,再度获得规划层面的聚焦。

   已将上海80%知识经济密集区域纳入的张江高新区,继获得上海市下放权力后,再度获得规划层面的聚焦。

  近日,国家科技部印发《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以下简称“张江规划”),明确规划将围绕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来布局,至此,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均已发布了规划期至2020年的规划纲要,但张江方面人士认为,三地在许多产业布局中的关系是合作而非竞争。

    合作大于竞争

  根据纲要,未来张江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以及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两大先导产业——而本报记者梳理三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规划纲要发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均在三大示范区产业布局之列,且北京和武汉的规划均早于张江。

  在区域战略定位上,张江是“带动上海、长三角区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东湖则将成为“中部崛起的增长极”,而中关村则将“辐射全国”。

  因此,在对各自2020年的发展规模上,上述三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差较大。张江公布的发展目标称,到2020年,企业总收入达到约6万亿元,而武汉东湖为3万亿元,中关村则为10万亿。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综合协调处处长马文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他自主创新区相比,张江在规划层面亦有自己的特色。武汉东湖示范区是完整的城镇发展模式,与张江截然不同。

  而与中关村相比,没有大规模的科研院所集聚被认为是张江探索自主创新的“软肋”。马文刚表示,张江18个园区90多个点均按照上海城市发展轴线布局,从而将融入上海市的整体布局,以点带面辐射上海。

  而在产业布局重合方面,马文刚则表示,三地在产业上是合作而非竞争关系。“比如华为,在全国都有研发机构,利用各个地区的不同资源相互整合,从而参与国际竞争。”
  促进上海转型

  张江高新区的规划之于上海,则是承担上海创新生态的重任。从空间布局上来说,张江高新区从63平方公里增加到294平方公里,再到470余平方公里。而张江高新区规划的特点则是,其各区块在全市多个地域呈点状分布。

  “各地域集聚的科技创新资源,不仅对当地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而且多点联合促进上海整体转型发展。”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区管委会副主任侯劲说。

  除了空间层面的带动,对制度层面的先行先试对于上海而言更为重要。“在一些可能整体上没有完全解决,没有完全突破或没有取得成熟经验的其他问题上,张江能够起到一个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为我们后续的跟进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和借鉴。”侯劲说。

  与之配套,上海市政府要求张江示范区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人才试验区、财税支持、体制机制创新五个方面进行突破。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例,在规划发布一个月之前,上海市政府在张江试点下放市级行政审批权限。目前园区试点工作正在进行,张江十个管委会办公室正在制定实施细则,预计8月底出台。

  “各个园区将拥有承接权、审批权,并建立服务中心。等实施细则出台,两者即可进行对接”,马文刚向本报记者透露。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