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家庭作业怎成“家长作业”?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家庭作业家长 2013-04-17 16:14:39
近日,山东一些小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己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监督孩子完成各项家庭作业。一些家庭作业甚至变成了“家长作业”,孩子成了配角,作为旁观者“看”完了作业,而不是“做”完了作业。

 

  沉石 绘

  据报道,近日,山东一些小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己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监督孩子完成各项家庭作业。一些家庭作业甚至变成了“家长作业”,孩子成了配角,作为旁观者“看”完了作业,而不是“做”完了作业。另据报道,北京、济南等地教育部门都已明文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

  学生作业切忌角色错位

  ■吴颖惠

  中小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一定课后作业来复习巩固。但不切合学生实际的家庭作业,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家庭作业很容易被轻易转换成“家长作业”,成为家长的负担,甚至出现“家长代替孩子做作业”的怪现象。

  造成学生家庭作业角色错位的原因无非来自教师和家长两个方面。

  首先,一些教师迫于各种压力,为了让学生尽早学习更多知识,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布置各种各样的书面作业。同时,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还不断提高,有的作业甚至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力所不能及的。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作业需要家长辅导才能够完成,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负担。由此,家长辅导孩子听写生字、背诵课文、帮助孩子查阅资料、给孩子做手工品等,成了一些家庭生活的常态,使得许多年轻家长叫苦不迭。

  其实,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作业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各地“减负”政策的出台,对课后作业的取舍,必须成为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科学布置作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是过多过难的家庭作业,只会让孩子过早失去学习兴趣,达不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布置作业不当,只会挤占孩子过多课余时间,造成学生身心疲惫,加重家长辅导学习的责任和义务,最终造成家校的冲突与矛盾,达不到家校合一、共同培养孩子的目的。

  其次,从家长的角度来讲,不管有多少个理由,代替孩子做作业都是极为不可取的。小学生学习自觉性本来就差,意志力也不够强,如果家长再过于娇惯和顺从孩子,往往先是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后又代替孩子做作业,进而深陷“陪读”而不可自拔。

  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需要一定的智慧。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又比较耗工夫的家庭作业,家长要认识到其对于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时候,对孩子作业的过度关注,未必不是一种束缚与伤害,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因为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孩子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和爱护。

  要解决中小学生作业错位的问题,教师尤其需要转变观念。多项研究表明,小学生作业量的多少与提高学业成绩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质量提高主要靠课堂学习。字词读写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都要靠课堂教学来获得和掌握。近来,教育部和各地出台的“减负”相关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不允许在小学低年级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也不允许在小学中高年级布置过多过难、过于耗时的家庭作业,这些要求和规定对于小学生走出作业误区、还给孩子幸福的童年,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有必要认真研究作业,切忌布置作业时“想当然”、天马行空。同时,可以通过评估作业时间,改善作业类型和内容的方法,提高自身作业设计水平。当然,通过短信平台或其他沟通手段,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内容,赢得家长的支持,更是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一致的好办法。

  说得更远一些,广大中小学教师和研究者有必要加强作业促进学生学业成就提高方面的实证研究,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寻找适合学生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和作业量,开发更多既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作业。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