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各市委书记笔记本里的关键词
从11月8日至今,在十八大陕西代表团讨论会场,总能看到代表们在棕色皮面的笔记本上记着什么。记者特意关注了各市市委书记的笔记本,发现字里行间记录了他们牵挂的事,有他们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也有他们的愿望和心声。记者也找到了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比如看病,比如生态等。在这些关键词的背后,我们可以读出未来生活的方向。(十八大代表,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的访谈昨日已刊发)
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
关键词:绿色
延安近十年变化最大的就是生态。从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完成退耕还林900多万亩,绿色向北推进了400公里。生态文明对延安这样的生态脆弱区至关重要,也是最大的民生。我们提出“生态延安”建设,首先要巩固好900多万亩的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实施封山育林政策。今后五年,我们要投资50亿元,完成50万亩治沟造地,用沟道里改造出来的地置换山坡地。沟道里增加1亩地,山上退3亩,到“十二五”末,延安所有25度坡以上的耕地要全部退下来。同时,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到那时候,延安将会更绿,老百姓的日子会更美好。
当然,生态建设不仅限于此,还包括了产业转型、国土空间优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比如延安提出的“上山建城”,拓展城市空间;还有石油开采,要由扩大产能到依靠技术提升产业水平等。
铜川市委书记冯新柱
关键词:安居
铜川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但煤炭等资源型产业也给这个城市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环境污染问题,以致铜川一度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可喜的是,经过几年治理,现在铜川的环境正一天天变好,蓝天天数一年达到330天左右。过度依赖资源还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沉陷区和棚户区。我们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解决百姓住房、旧城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目前,已从棚户区和危险地带搬出12万人、3.5万户。
现在,铜川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锦绣新城正在建设,整个新城占地4.5平方公里,建成后可以解决15万保障对象的住房问题,再加上商业和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的跟进,还将吸引5万人入住,这就意味着可以入住20万人,等于再造了一座新城。这样就基本上解决了所有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宝鸡市委书记唐俊昌
关键词:副中心城市
在关天经济区规划中,宝鸡被确定为唯一一个副中心城市和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为此,一方面要实施万亿投资计划,实施6大类740个大项目。另一方面要建成全国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上,将以高端化、集群化、产业化、品牌化为方向,加快建设“一中心、四基地”,即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新材料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彰显华夏文明的文化产业基地。目标是到2016年,使工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38%%以上。
在城市建设方面,宝鸡将建设陕甘宁川毗邻地区特大城市,到2016年,使城区建成面积和人口分别增加三分之一,超过110平方公里和115万人。
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
关键词:渭河
在咸阳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中,渭河综合治理是一条主线。近几年,我们累计投资了12.5亿元,目前已完成渭河两岸近100公里的河堤道路建设。我们还将在渭河城区段两岸形成“万亩水面”、“万亩花卉”、“万亩绿林”,这项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不久的未来,渭河沿岸肯定是咸阳城市最美的地方。
咸阳湖二期是我们正在筹划的一项工程,在保障河道行洪、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以咸阳湖为基础,通过对咸阳湖上下游17.6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修建挡水工程,形成优美的城市水景观和滨河生态公园。
二期工程在已经建成的咸阳湖南槽形成水面,比现在的湖面还要大。这项工程计划今年内就动工,明年实现渭河咸阳主城区全段面蓄水,届时咸阳城市品位还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渭南市委书记庄长兴
关键词:关中水乡
说到渭南,就不得不说渭河,渭河养育了这方土地,也让一方百姓受灾受难。所以,谈到渭南发展,渭河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好、利用好。目前,我们已形成《渭南市关中水乡建设总体规划》,在这个规划里我们提出打造关中水乡、建设绿色渭南,营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景观,打造“河绕城郭、城河相依”的水乡景象。
这个规划包括防洪保安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农田抗旱减灾工程、水保生态工程和水面景观工程等6个方面的任务。在“二华夹槽”建成应急蓄滞洪区,使沿河两岸、水库下游和南北山塬沟壑区100万群众彻底摆脱洪水威胁,成为集调蓄洪水、生态建设、旅游观光、水产养殖、农田灌溉等功能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城区段,建成乐天西湖、东湖公园、渭水生态园、乐天生态园、湭河入渭湿地公园等。
汉中市委书记张会民
关键词:开放
目前,汉中新机场正在建设当中,已有了两条铁路、三条高速,连最偏远的乡镇也通了二级公路,交通瓶颈的打开让汉中一下子有了活力。全市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6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47亿元,增长了3.6倍,城乡居民收入也分别增长了2.5倍和2.4倍,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工业方面,向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联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向北主动融入关天经济区;向南对接成渝经济圈,开展多层次商贸交流合作。
招商引资上,要招强引优,瞄准国内500强、世界500强,重点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另外,还要加快汉中口岸建设,扶持出口型企业,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目前,国家级汉中经济开发区已得到国家批准,这对汉中发展来说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
关键词:民生
未来我们提出建设“幸福榆林”,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当然,其中民生是一个重要方面。
围绕“幸福榆林”建设,明年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的工作。在经济方面,继续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申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示范区。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民生方面也是想得最多的。明年想干这样几件事:一个是把城区的断头路都打通,建成绕城快速干道,还要建成城区范围内规划的中小学。
二是全市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的事现在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争取明年实现。还有,让城区环卫工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这个事也正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明年能办到。
安康市委书记方玮峰
关键词:教育
我一直强调,在安康教育就是第一大民生工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安康有它的特殊情况,地少人多,这方土地可以养一方人,但富不了一方人。所以我们提出“教育移民”,通过教育提升整体素质,让更多的人走出山沟,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享受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这样既能提高收入,也可以减少当地人口,有利于保护安康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为此,安康加大教育投入,提出十二五末要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全覆盖,这样市县财政每年要多投入6个亿,但值得,也必须要做到。目前,安康已有4个县实现了这一目标。
这次来参加十八大就带来一个建议,希望国家能对安康这样的连片贫困区在实施免费教育上给予更大的财力支持,让更多山里的孩子能上学,上好学。
商洛市委书记魏增军
关键词:循环经济
商洛因矿兴市,又因矿受灾。矿产资源粗放式开发污染严重,对后代不好,对国家不利。但是,要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就要脱贫和发展。如何统筹这两方面,对我们来说是一道难题。
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就是把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热和废气综合利用起来。同时,在循环经济的大框架下,布局了光伏产业、盐化工与水泥生产、锌及锌合金材料等10个循环产业链45个项目,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最终形成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及区内与区外部分项目之间相互关联、循环发展的发展方式。
通过循环产业链的构建,企业在山区里落户,产业做大了,群众在当地就业,老人孩子在跟前,社会也更加和谐了。10年前,商洛人口中有40.8%%是贫困人口,现在只剩下9%%。这不仅是循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社会发展问题。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张小刚/文 张杰/图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