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罗竖一:中技桩业该给维权大学生和社会一个交代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中技柱业罗竖一维权大学生 2012-10-25 13:00:53
  据2012年10月24日汉网报道, 2012年9月26日,“上海中技桩业爱心捐助仪式”在凉城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举办,上海中技桩业慈善基金会代表向60名受助困难家庭共发放爱心捐款15万元。据悉,自“中技慈善基金成立”以来

  据2012年10月24日汉网报道, 2012年9月26日,“上海中技桩业爱心捐助仪式”在凉城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举办,上海中技桩业慈善基金会代表向60名受助困难家庭共发放爱心捐款15万元。据悉,自“中技慈善基金成立”以来,上海中技桩业已多次向社会相关单位捐款,用爱心回馈社会。上海中技桩业始终坚持“为股东谋利益、为员工谋幸福、为社会谋效益”的企业使命,坚持“高效、开放、幸福、进步”的企业文化,在发展经营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不仅追求让中技的员工感受幸福,更追求让更多的人感受幸福。

  如果仅就此而论,中技桩业实在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值得大书特书。

  但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出现在汉网等媒体“国内新闻”板块的这则“新闻”,距离“上海中技桩业爱心捐助仪式”结束已经近一个月了。就新闻常识而言,“上海中技桩业爱心捐助仪式”,如今不算是新闻了,然却被媒体以新闻方式发布了,为何会如此反常呢?

  笔者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得知,早在2012年8、9月份时,《当代商报》等媒体就已经以《再被举报,中技桩业撞上社保门》、《中技桩业二次IPO再次涉嫌造假》和《中技桩业:华中区校园招聘局中局》等为题予以曝光上海中技桩业。

  而且,2012年10月10日的红网、10月15日的华声在线和10月16日的《中国企业报》分别以《800大学生与中技桩业签订就业协议超半数被迫离开》、《数百大学生上班10天莫名被炒湖南学子维权》、《中技桩业制造繁荣假象孤注一掷IPO》为题,也纷纷剑指上海中技桩业。

  上海中技桩业究竟怎么了呢?我们暂时无从得知相关真相。

  但是,红网的有关新闻显示:“这件事已经向领导汇报,公司适当时候会给大家一个统一公开‘说明’。今天(注:10月10日)下午5点,中技桩业有关负责人任光勇在电话中说。至于何时给出‘说明’,他没给出时间表。”

  而华声在线的报道表明:“已签约的数百名大学生为何离奇辞退?13日上午,记者电话联系了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情况请联系公司外宣部门。’负责联络新招聘员工的杨文来在电话中说。记者在网上查找发现,公司总部的官网公开电话处于‘尚未启用’状态。随后,记者拨通了该公司负责联络新招聘员工的陈海滨的电话。‘这个事情我们有专人回答你。’他匆匆挂断了电话。此事已经向领导汇报,公司适当时候会给大家一个公开说明。’中技桩业另一名负责人任光勇表示,至于何时给出‘说明’需要等待。”

  《中国企业报》有关新闻报道告诉我们:“《中国企业报》记者试图联系中技桩业求证,在多次拨打中技桩业电话均无人接听的情况下,记者辗转得到中技桩业总经办负责人徐磊的电话。在记者表明采访问题后,徐磊表示他不清楚这件事,要请示领导。随后,记者又将采访问题以短信形式发给徐磊,但截至发稿前,记者并未得到中技桩业的任何回复。”

  显而易见,上海中技桩业有关负责人以玩太极或者回避的方式应对上述媒体记者的相关采访。

  然而,2012年10月11日光明网等媒体转载自广州在线的一篇题为《一群80后女孩眼中的中技桩业》的文章则显示:“小陈、小赵和小杨都是80后的美女,谈及对公司的第一印象,小赵最为兴奋。小赵回忆说,‘刚刚加入中技桩业的第七天,就前往总部上海学习,当时就觉得公司规模非常大,感觉很兴奋’。小陈在毕业之后就进入桩基行业,感受最深的是制度。小陈说:‘中技桩业的制度和管理流程非常的规范,这个从我加入中技开始,感受就非常深刻’。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内部管理的规范化,中技桩业非常注重制度的建设和推行。小陈对中技桩业的第一印象侧面反应了中技桩业的规范化管理。小杨之前是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加入中技后在长春分公司做行政人事文员,据小杨自己介绍,吸引她加入中技的是‘八字’企业文化和她对个人的要求非常吻合,她很喜欢这样一种高效进步的文化氛围。”

  毫无疑问,这篇文章起码在客观上是借助三位80后美女之口,塑造并强化上海中技桩业的正面形象。

  可是,上述的“小陈、小赵和小杨”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为何不直接报道出其全名呢?难道是虚构的人物不成?另外,笔者通过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查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群80后女孩眼中的中技桩业》一文的作者,而且发布此文的网站寥寥无几。其中有无猫腻,相信很多明眼人都已经心知肚明了,故不赘言。

  颇为有趣的是,笔者在互联网上搜索时还发现,近日被数家网站发布的《上海中技桩业:大学生在磨砺中快速成长》一文告诉大家:“记者十分好奇地问道:‘和你一批来的大学生有一些都因为不能制造型企业的实习工作环境而选择了离开,你却选择留了下来,是有什么信念支撑着你呢?’ ‘选择与坚持,’小郑毫不迟疑地说道,‘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选择,也许大多数选择都是对的,但是唯有坚持下去你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公司的平台是面向任何人的,只有适应公司的需求你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既然选择了在这里工作就要坚持下去,也唯有坚持下去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听着这朴实的话语,再看看他那被成长打造得日益坚强的脸庞,站在我面前的仿佛不再是那个刚从学校背着包走出来的大学生,而是一个可以顶起一片天地的男子汉。”

  为何又是一个仅有姓,而无名的大学生“现身说法”呢?还有,上述文章中一边声称“记者”,一边又自称“我”的高人,究竟是不是媒体记者呢?难道此文是公关公司或者上海中技桩业写的?不然,为何那么地缺乏新闻专业精神呢?

  还有,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笔者发现有关大学生维权的新闻稿件,被某些新闻网站删除了。是不是上海中技桩业从中运作,笔者无从得知,但依照常情,不排除钱大爷发力的可能性。

  不过,据媒体报道,“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中技桩业在华中区各高校招聘了800余名大学生,但是其承诺未能兑现,目前有超过半数毕业生被迫离职。”李红说,“包括在武汉第一期培训时的优秀团队,无一人能留下来,大多故意找茬被迫辞职。”“之前,公司说培训也算工资,到最后我们离开了,也没看到一分钱。”李红说。

  而湖南清园律师事务所韩喜斌告诉媒体,“中技桩业的行为已经侵害了这些大学生劳动就业的合法权益,中技桩业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应由中技桩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韩喜斌认为,网上发布的中技桩业招聘简章以及现场宣讲的内容,均包含了劳动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双方现场达成共识。他认为,可以分析得出,双方的共识是,大学生应聘合格后,先签订《就业协议书》确定,成为公司职员,进而确立双方的劳动关系。对于中技桩业进行的两轮岗前培训,他表示,尽管岗前培训不是法定的必经程序,但这是用人单位提高劳动者技能的培训。同时,他指出,从学生代表反映的情况来看,中技桩业是对其以员工身份进行培训。“依据《劳动法》第68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再者,《劳动合同法》第3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双方之间的培训与接收培训,是在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力和义务。”他说。

  总而言之,既然中技桩业有关负责人承诺会就大学生维权问题给出一个“说明”,而中技桩业还涉嫌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那么,中技桩业该给维权大学生和社会一个交代。否则,不但是自毁形象,而且是藐视中国法律。(文/罗竖一)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