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从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中受益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改革受益管理经费 2012-05-29 09:17:01
深化科体改革今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的科研人员有个最大的感受,就是科研经费到位“提速”了。“过去经费到位晚,当年的项目会拖到年底,甚至第2年才拨付,为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企业不得...

今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的科研人员有个最大的感受,就是科研经费到位“提速”了。

“过去经费到位晚,当年的项目会拖到年底,甚至第2年才拨付,为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企业不得不先行垫资,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刘全民说。

不过,今年3月底国家科技计划完成预拨25%年度经费,到5月30日,科研经费拨付率将达到90%。对平均每年承担数十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北京矿冶总院来说,这无疑是个重磅利好消息。

从科技计划预算执行全面“提速”中受益的,还有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中国农机院研究员赵有斌。“经费到得比我想象的还快,今年年初就拿到了预拨的经费,经费到位很及时,工作就好开展了。”

河南大学教授宋纯鹏今年新承担了一项农业领域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因为不是在研项目,所以还没有享受到年初预拨经费25%的政策。但随着2012年度科技计划预算执行的全面“提速”,上一月末,学校财务就通知他项目经费已经到账了。“过去年度项目经费要到当年的11月底才拨付,现在提早了近半年,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感到轻松的不仅是课题承担者。“作为财务人员,我们压力也小了,感觉轻松多了。”清华大学财务处副处长郝永红说,科研经费到位晚是以前大家反映的老大难问题:科技计划项目启动实施后,经费实际到位往往要半年之久,对年度经费使用造成很大影响。因为课题每个阶段都有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科研工作不能停止,课题组只有混用其他经费,或拿其他自有资金先行垫付;而且由于经费集中后期下达,人为地造成结余,财务压力很大,往往会给后期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今年在研项目的经费已经全部到位,明显感觉拨款速度加快了。”

简化预算申报程序、开展科技经费巡视检查等让刘全民感受到了来自国家科研经费管理部门更具亲和力的服务。刘全民举例介绍道,2006年申报一个项目要填较多表格,今年只用6张。“简化申报表格要求,为科研人员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去做科研。”

科技计划经费预算执行提速,只是“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的举措之一。

作为科技部的财务专家,郝永红很早就参与了经费管理改革的相关调研工作。“科技部通过到中科院、高校等座谈调研,了解到科技界使用科研经费存在的很多困惑、困难。针对大家的期待和诉求,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比如说,完善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明确补偿渠道。宋纯鹏欣喜地发现,在今年的预算申报表里多了间接费用一栏。设备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等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清晰可见。但事实上,为保障科研项目顺利进行,还有一部分“看不见”的间接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承担项目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预算中核定的间接费用正是弥补这部分“看不见的成本”。

本次改革大幅提高了间接费用的核定比例,最高可达到专项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20%,对承担单位的间接成本给予了较高水平的补偿。“这就是在加强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同时,也认可承担单位对科研公共运行的投入。”郝永红说。

“在预算中明确了间接费用,显得更为合理,有利于科研活动的开展,同时增设在间接成本中的绩效支出将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经费使用效率。”宋纯鹏认为科研经费管理的改革目的是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适应科学研究规律,建立起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无疑新的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将会有利于这些方面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科技界反映较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刚性偏大,与科研活动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强的特点不相适应。按照相关规定,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支出预算科目调整的规定限制得比较严格,相关支出科目预算执行超过核定预算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均需要按程序报科技部审批。

“这样虽然严格了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管理,但科研人员就好像带了个‘紧箍咒’。” 郝永红说,“十二五”经费管理进行了政策调整,如对于直接用于科研活动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等,预算调整权限交由承担单位。改革后简化了程序,符合科研规律,合情合理,科研人员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搞科学研究,能轻松上阵。

郝永红认为,“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是在“十一五”扎实调研的基础有序推进的,体现了“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特点,如增加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增加了灵活性,更加适应科研活动规律;加大间接经费比例,可以弥补基本公共运行支出;设立绩效支出,使科研人员的智力劳动得到认可;科研项目经费实现预拨,可以加快预算执行;等等。这些措施也更加符合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

当然,顺应规律并不是放松管理,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也不等于放手不管。本次改革强调,加强监督检查,开展科技经费巡视检查,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去年10月,科技部条财司和经费监管中心到北京矿冶总院进行科技经费巡视检查。“他们不是来挑毛病的,而是来了解需求,帮助我们建立更为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身为科研管理人员的刘全民坦言,对于国家新出台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举措,他自己了解的也还不是很透彻,希望国家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能更多地组织相关培训,帮助他们学好用好国家的政策。

采访中,赵有斌强调,科研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收入,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国家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加强对经费的监管是应该的,以确保经费的使用能产出好的科技成果。(记者 唐婷 陈磊)

《科技日报》(2012-5-29 一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