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改革开放30年有多少“第一”值得记忆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改革开放记忆第一 2009-08-18 18:31:03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步入信息时代的30年,也是中国信息产业崛起的30年。如果没有长城研发的第一台国产PC,没有原邮电部第四研究所研发的第一台国产“大哥大”,没有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一块国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步入信息时代的30年,也是中国信息产业崛起的30年。如果没有长城研发的第一台国产PC,没有原邮电部第四研究所研发的第一台国产“大哥大”,没有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一块国产MP3主控芯片……中国普通百姓或许无法像现在这样尽情地消费IT产品,享受信息社会的便利。

  IT时报记者

  沈艳燕 张瑜华 林斐

  第一台国产PC——长城0520CH

  出生日:1985年

  出生地:北京南礼士路一家招待所的地下室

  今年是黄茂青加入长城电脑的第五个年头。改革开放30年,深圳是样板城市,长城电脑的基地又在深圳,所以,最近任职长城电脑市场总监的黄茂青被频频问及“改革开放30年”的宏大话题,有关部门还想邀请他去做一场相关报告会。他笑着告诉记者,30年前他都还没出生呢,“我不得不花时间整理长城电脑的大量历史资料,我发现,对历史越了解,我就越想说,我很爱长城电脑!”

  买电脑需国家批文

  黄茂青的确有理由热爱长城电脑,尽管他说自己没赶上长城电脑最好的时光。“在公司最辉煌的时期,买长城电脑是需要国家批文的,而且基本上只卖给单位,不卖给个人。当时一台长城0520CH电脑要卖3.2万元人民币,对很多老百姓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黄茂青所说的那台“天价电脑”正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微机PC,这台看似笨重的机器如今被电脑收藏发烧友视作宝物。在黄茂青的印象中,现任长城科技董事长的卢明从不在内部员工大会上提起长城的“当年勇”,“倒是艰苦创业的故事经常说”。而卢明的艰苦创业正是从长城0520CH开始的。

  1982年,《时代》杂志把IBM台式电脑选为“年度风云机器”。到1983年,其全球销量已超过52万台。为尽快打入中国市场,IBM公司主动派人来谈成立合资企业的事。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副局长王之(后任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总经理)曾回忆说,谈判过程中,双方由于出发点不同,很多事情都谈不拢,“我们的想法是,虽然中国在搞改革开放,但对外开放必须以‘我’为主,不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最重视的是通过办合资企业拿到IBM的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但这显然背离了IBM的初衷,他们看中中国的唯有市场,技术,他们根本不会考虑给我们。”

  谈判自然宣告破裂,但王之与其他人还是从和IBM专家的交流中获得了收益,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国自主研发微机的清晰思路: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器件,集中组织一批青年骨干,封闭开发。很快,计算机局便从科研经费中拨出30多万元的专项费用,并从电子部下属单位抽调了10几个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技术骨干,组成了“微机开发小分队”。当年只有38岁的卢明,成了这支小分队的队长。

  第一台PC诞生于地下室

  如今,在黄茂青的口中,那支小分队颇有传奇色彩,“他们在北京马甸桥附近祁家豁子的一个招待所里租了几间房子,计算机局提供了几台做实验用的机器。平时谁也不回家,吃住都在招待所里,每人每天就一块钱的生活补贴,但却要经常通宵干活。”

  1984年8月,小分队定下了长城0520CH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的突破重点就在汉字显示和门阵列上。当时,国外微机进入中国市场遇到的最大难题正是汉字显示效果不好,但中国没有完善的门阵列设计和生产技术,而采用这一技术是实现高分辨率显示功能的关键。

  为争取时间,小分队又迅速在香港成立开发基地,充分利用那里的实验设备优越、采购元器件方便等有利条件,测出了各种实验数据,并成功解决了仿真干扰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同时,卢明带着另一队人马去了日本。他们和IBM日本公司合作,苦战半年,终于在1985年2月,研制出了一种中文显示软件。据黄茂青提供给记者的“长城电脑大事记”中记载:当时IBM日本公司的总裁在看完演示后兴奋地说“I like it”。

  而这时候,小分队在祁家豁子租的房子已经到期,他们不得不又搬到北京南礼士路一家招待所的地下室继续埋头工作。1985年4月,第一台长城0520CH微机的样机就在这间地下室调试完毕。开机、启动,屏幕上彩色的图形显示、清晰的汉字字符,都令小分队成员们喜极而泣。

  两个月后,第一批50台长城0520CH在全国计算机技术应用展览会上正式亮相。第一天,展台前人头攒动;第二天,观众继续增加;第三天,大庆油田的一个技术人员拿着一张支票买走了一台样机;第四天,海关总署前来订货,他们要的数量是50台……

  如今,黄茂青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集团大楼里上班,在这幢大楼里同时进进出出着很多IBM公司的销售人员,不过销售产品已从PC转移至中高端的服务器。经历过最初的辉煌后,长城电脑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为别人做嫁衣,包括由IBM负责品牌,长城埋头制造,这使得很多长城电脑的经销商都跑去卖IBM了。拿黄茂青的话来说,“我们不能只给别人养儿子”。作为目前唯一一家保留“国”字头的电脑科技企业,长城已经醒悟,并踏上了从“制造长城”向“品牌长城”迈进的新旅程。

  第一台国产“大哥大”——YD9100

  出生日:1991年

  出生地:原邮电部第四研究所

  本报曾经报道过的浙江海宁谢氏艺术收藏馆内,陈列着13000多部老手机,位于展厅中央玻璃罩内摆放着几部最有价值的老手机,其中一部手机大约高20厘米,宽10厘米,机身上印着“YD9100”字样,这正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部蜂窝移动通信手持机,也就是当时俗称的“大哥大”。它的出现,令当时两三万元的洋品牌“大哥大”不得不一再降价。

  “稀里糊涂”打通第一个电话

  听到有人收藏YD9100,杰脉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老总李军有点激动,因为他当时负责YD9100基带研发,而且在产品生产阶段又是整个项目负责人。他告诉记者,YD是移动的缩写,而9100表明是1991年生产。YD9100正是原邮电部第四研究所(即现在的电信科学技术第四研究所)与江苏江阴市经委共同研制开发的。

  其实,当时邮电部并不看好手机的未来前景,认为它是奢侈品而不会有太大市场。可对于我国最早也是当时唯一一个从事微波通信技术应用与开发的研究所,现任四所副所长樊永军告诉记者,四所的使命就是研发先进技术,并且让国人掌握。于是,在国家不投钱的情况下,四所与江阴市经委一起掏钱合作,花了两年时间成功研发了YD9100。“当时都是靠大家参加国际会议获取国外最新技术信息,回来后再研究、创新。”樊永军回忆说。

  李军告诉记者,1991年底研发团队带着YD9100到深圳实地试验,因为深圳的通讯网络相对较好。可让大家傻眼的是,原先在实验室仪表上打一个通一个的YD9100,竟然在“实战”中罢工。就在研发人员百般查找原因而不得其解之时,有一天竟然打通了,大家检查后发现,那天唯一的不同就是“忘记”装电话的天线。李军说,后来才领悟到问题出在功率控制上。

  1992年5月20日,YD9100在北京正式通过邮电部鉴定。专家给出的鉴定意见是功能齐全,话音清晰,通话效果良好,属国内首创,这也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研究跨上一个新台阶。此后,我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套“大哥大”生产线也在江阴投入,开始批量生产YD9100“大哥大”。

  中国“大哥大”阻击洋品牌

  樊永军使用过YD9100,他感觉当时这部手机大约有一斤重,通话时间也不像现在的手机这么长,但是1993年YD9100小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后,“成功”地让被洋品牌垄断的“大哥大”降低身价。据樊永军回忆,1993年YD9100的售价是1.6万元,量产后价格一下子又降了4000元,而当时摩托罗拉“大哥大”要卖2万元;后来摩托罗拉降到1.6万元时,YD9100只卖1万元。他还记得,1994年有人托他买YD9100时,价格是7000元。现在想来,樊永军觉得市场对YD9100需求应该不小,因为当时朋友在市场上买不到YD9100才托他的。

  YD9100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在功能上也颇具中国特色。“根据当时中国网络的实际情况,我们加了一些特殊功能,这样更适合中国的手机用户。”李军告诉记者。比如在像深圳和香港这样的两地交界处,由于后者的网络信号比较强,因此在深圳的手机常常会显示香港漫游,这对用户就意味高额的漫游费,而YD9100特意做了一些设置,可以让手机不设为漫游,这样大大降低了手机使用者的话费。

  YD9100的出现可以说是国产手机对洋品牌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第一波阻击,也着实让当时“统治”中国市场的摩托罗拉有点慌了。于是,摩托罗拉主动找上门要合作,当然其根本目的是想消灭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中方自然拒绝了。对于参加研发和生产的李军而言:“只有做自己的才有机会,才能说‘我会做得比别人好’。”

  据樊永军估计,YD9100卖出了几万台。“当时波导还在卖BP机。”李军说。其实,YD9100出现的时机并不晚,但当时处于体制内的人普遍都没有产品化经验,因此YD9100后来并未在市场上对洋品牌形成更大威胁。到1999年,通讯从模拟转为数字后,YD9100研发团队就从江阴撤回了。

  然而,YD9100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后话,其研发和生产为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很多人才。如今被称为中国3G之父的李世鹤,就是YD9100项目总负责人。后来YD9100研发团队的大部分人追随李世鹤去了北京,在其带领下研发“大灵通”。1999年后,李世鹤等人又在“大灵通”基础上,提出了中国3G标准TD-SCDMA。包括李军在内的一些人,就一直坚守在TD-SCDMA领域。

  第一块国产MP3主控芯片——ATJ207X

  出生日:2003年

  出生地: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IT数码行业中,曾经有一家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它就是生产MP3主控芯片的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炬力集成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海,正是由于它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研发出来一系列MP3主控芯片,使得中国MP3厂商摆脱受国外芯片厂商控制的命运。而炬力集成也借此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到纳斯达克上市、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本土IC设计企业的领头羊。

  MP3芯片奇迹“中国制造”

  2001年,时任珠海亚力电子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赵广民决定自行创业,带领亚力全班人马转移到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炬力集成。此时亚力的核心研发团队已在音频技术上成功开发过多枚相关IC,对音频编解码技术有很深厚的技术沉淀。

  2003年,MP3经过5年的发展,在中国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但是,国产品牌MP3主控芯片都是采用美国和日韩厂商的。炬力集成敏感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于2003年向市场推出了第一代的多媒体处理器主控芯片ATJ207X系列。据炬力集成董事会秘书周宇鑫介绍,当年只有深圳京华、中山科艺电子、深圳朗科等少数厂商采用了炬力集成的芯片,每个月也就是几千片的出货量。虽然市场销售尚未打开,赵广民当时仍然显得很自信:“ATJ207X研发历经三年,它不仅仅是一块芯片,而是一个通用的多媒体开发平台,在此基础上只要写入不同的软件,就可以衍生出新的产品。”

  赵广民的自信确实有坚持的理由,到2004年第二季度,炬力集成的多媒体处理器主控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100万片,到2006年第三季度突破1亿片,成为中国第一块自主研发并且上市大规模销售的MP3主控芯片。

  在国产MP3厂商眼中,炬力集成产品性价比与其竞争对手高出一大截,其芯片虽然采用0.25μm制程工艺,但比竞争对手0.18μm芯片面积还要小30%。另外,炬力集成根据中国市场,制定了一套专门针对客户的“保姆式服务”,也就是在销售芯片同时免费附送一套完整的“操作手册”,包括整个产品制作流程的手工、规范、标准、制作和质量手册,这大大降低了产业下游产品开发的难度,也降低了中国制造企业的开发门槛。

  这种“保姆式服务”,让炬力集成迅速在MP3市场获得大量方案提供商的支持,仅仅在华南地区,当时就有将近1000个开发商专门针对炬力集成芯片设计多媒体播放器产品方案,有上千家大大小小的制造企业采用炬力集成的芯片生产、销售各种MP3。

  相关链接

  第一台国产笔记本电脑——联想昭阳S5100

  1995年之前,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上触目所及皆是跨国品牌,而来自日本的东芝雄霸中国市场龙头宝座,面对这一局面,当时一些国内厂商虽心有不甘,但受制于技术与经验,研发和制造笔记本电脑对其而言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不过,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探索,1995年联想终于推出了第一台“中国品牌”的笔记本电脑——联想昭阳S5100。这款产品是联想进军笔记本市场的第一步,也改写了国产笔记本从无到有的历史。

  第一台国产数码相机——海鸥DC-33

  1999年8月,国产第一台数码相机海鸥DC-33型问世,打破了国际品牌在数码相机行业内的垄断。这款相机有效象素30万,具有最高640×480分辨率和24位色的色彩还原能力,采用2MSD卡存储,通过串行线与电脑连接传输照片。虽然相机总体指标仅仅达到国外几年前的水平,但它毕竟是中国第一台自己生产的数码相机,使中国在数码相机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第一个中国网民——北京大学钱天白教授

  1987年9月20日,北京大学钱天白教授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这封“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的E-mail,从北京经意大利到达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开山之笔。1990年,钱天白代表中国,在国际互联网络中心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