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政协委员就"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答记者问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政协委员促进教育 2012-03-10 10:05:31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政协委员就“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回答提问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余晓洁 刘诗平)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6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答记者问。

  出席记者会的委员有:山西省副省长张平,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和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

  张平委员:教育经费要用得更廉洁,让老百姓更放心

  “按达到GDP4%的目标计算,今年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增加100亿元,这是非常大的一笔资金。这个钱怎么用,全社会都在关注。要用得更廉洁,更让老百姓放心。”张平委员说。

  他表示,以山西为例,每年要新建200所公办学校;每年要投入十几亿元,保证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全覆盖。“为确保把这些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监管必须非常严格,而且要让老百姓直接参与监督,发现问题坚决惩处。山西省这几年撤职了11个校长,处理了117个副校长以上的干部。”张平委员说。

  在谈到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时,张平委员表示:“政府应该无条件接收、不打折扣地接收农民工子女上学。如果学生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衔接的问题要处理好。”

  钟秉林委员:精简中小学基础课教材内容 降低难度

  “解决课业过重问题,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应该精简基础课的教材内容,降低难度。”钟秉林委员说,“中小学生到底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点,掌握到什么程度,这值得研究。有些应该放到大学去讲授。”

  他表示,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

  “我认为要进行系统改革,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协同改革,教育界内和教育界外协同改革。”钟秉林委员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一个关键的检验标准,是看他在今后工作中能否取得创新性成果。

  刘长铭委员:给孩子宽松环境 鼓励按照兴趣发展

  谈到韩寒的话题时,刘长铭委员说:“韩寒写的《三重门》我读过。他称不上传统教育的叛逆者。我认为,应该给青少年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按照兴趣发展,这样他们在某一个领域里的发展可能远远超出想象。”

  在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上,刘长铭委员强调,教育质量的提高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共同来配合。家长们常常一见到老师就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了’。这个观点不对。生活中不同的人,都担负着教育者的角色。”刘长铭委员说。

  刘长铭委员对未来教师队伍质量表示乐观。“现在的年轻老师,和老教师有不同特点。他们有着更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了更新的知识。我相信,他们经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积累,一定会成为好老师。”他说。

  郗杰英委员:鼓励孩子创新思维 告诉他们“人人都能成功”

  谈到我国青少年的创新水平时,郗杰英委员表示:“总的来说不太高,这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关系” 。

  “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创新想法鼓励不足,更多地要求孩子听话。现在我们应该对孩子说‘人人能成功’。”郗杰英委员强调,要发掘每个孩子的特征和优势,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关于促进教育公平,郗杰英委员强调,要重视和鼓励公益组织对教育的投入。比如,“希望工程”20年来获得各界捐赠80亿元,建立了18000多所希望小学。

  “促进教育公平,首先,全社会要达成一个共识,即教育公平是公平的起点。其次,在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导向、具体措施的实施上,政府起主导作用。第三,实现教育公平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他说。

  李和平委员:根治择校问题要强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均衡建设

  “择校问题在社会上的反响非常强烈,特别是发达地区。”李和平委员说,“择校的真正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这是最核心原因。”

  他表示,择校现象背后也有户籍所在地问题、交通问题,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好的学校。

  “彻底根治择校问题,要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使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也就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李和平委员说。

  他认为,现在一是要从政策方面提出要求,加强监管,规范办学行为。另一方面要强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均衡建设,缓解资源的分布不均情况。

  针对高考移民问题,李和平委员表示:“要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国家层面上,要对各类教育资源,包括优质资源结构进行统计,促进不同地区孩子都享有相同的机会。”

  赵丽宏委员:无论“留守”还是“流动” 孩子要和父母在一起

  “孩子‘留守’农村还是在城市‘流动’,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孩子应该跟父母在一起。”赵丽宏委员说,如果父母季节性打工,孩子可以“留守”,前提是老家有学校可以读书。如果父母长期在城市工作,孩子就应该跟父母到城市里。

  “农民工孩子到城市以后,如果进不了城市的学校就很不公平。我们搞了一个基金,叫‘阳光人文关怀基金’,给农民工子弟送书,搞各种各样的培训。但是我们的力量非常微弱,教育公平仅靠民间是做不到的。”赵丽宏委员说。

  他还谈到,全社会应该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即年轻人到底怎样成才,怎么成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有水平、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