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实战派营销战略专家、企业文化与领导艺术研究专家、《笑着离开惠普》作者高建华在一次采访中语出惊人,他认为,作为80后,聪明比努力更重要。
高建华新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80后》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为80后平反的书,作者主张不用带颜色的眼光看待80后,就会发现,80后与任何时代的人一样,既有“杰出的一批”,也有“优秀的一批”,既有“一般的一批”,也有“失落的一批”,还有“问题的一批”。对于企业家和经理人来讲,现在已经到了认真研究80后的关键时刻,因为80后既是员工,也是客户。80后作为员工,企业家和老板要明白这些年轻人想要什么事业;80后作为客户,企业家和老板要明白这些年轻人想要什么产品。正确看待80后,老板会培养出优秀的员工;员工会发现友好的同事。80后正确看待自己,有助于培养乐观的心态,为提高心理素质和人生修养打好基础。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80后》引起了读者的普遍关注。为此,北京晨报记者对高建华进行了采访。当记者问道,该怎样建立利益驱动机制时,高建华说:“首先,要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我前两天参加了人力资源论坛,在场有200多家著名企业,我问谁真正为员工做过这样的规划,结果只有2人举手,还不到1%。什么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如让员工一进门就能看到,努力干,他5年后将升到什么级别,拿到怎样的收入,10年后又会如何。此外,在每个级别上,都有课程与培训,当员工达不到时,企业会怎样帮他。其次,是要奖励创新,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这样员工在整个产品周期内一直可以获利,他挣多少钱不再是公司来决定,而是市场来决定。第三,通过分红、提成、期权等制度,激励大家共同奋斗,并共同分享公司胜利的成果。遗憾的是,今天中国绝大多数公司只会发工资,一个月一结账,根本不想长远,这样员工怎么能不急功近利?懒没什么不对,这世界就是懒人创造的,没有懒人,我们何必发明这么多工具呢?聪明比努力更重要,这就像锯树,懒人用电锯,几分钟就干完了,笨人用斧子,一小时也干不完,你说哪个好?”
高建华的这种说法,让众多“懒人”欢欣鼓舞,却让许多抱着“勤能补拙”思想的人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