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把中国人的新年心愿告诉龙

――读《龙年说龙》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中国人新年心愿 2011-12-14 10:53:51
  文\曹伟涛
  文\曹伟涛
  
  与西方文明崇尚太阳神不同,中华文明崇尚龙。在民间,对龙的崇拜可谓万物崇拜之首。龙,不仅仅影响着民风民俗,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形态。
  
  关于龙在民间风俗中却因为“龙的传人”的称谓而尤为中国人所喜闻乐道。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讲出一两个关于龙的风俗的典故,这是一种民族自豪,也是一种文化的修养。
  
  农历五月初五,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每到这一天,南方水乡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赛盛会,处处都可以见到“江中竞渡,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桨如飞”的热烈场面。
  
  古代端阳节的龙舟竞渡,场面是十分壮观的。是时,群“龙”下水,整装待命。一声炮响,比赛开始,条条长“龙”犹如箭一般向前划去,两岸欢呼,鞭炮阵阵,真是热闹极了!
  
  流传最广,成为民间家喻户晓的传说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博闻强记,精于诗词,明于治乱,任楚国的三闾大夫,为楚怀王所器重。后遭谗言被楚襄王削职流放到洞庭湖一带。屈原的救国抱负绝望了,便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以死明志。人们哀悼屈原,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就划龙舟冲进波涛汹涌的江中,或者跳入急流,象征打捞屈原遗体的情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龙舟竞渡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了。
  
  新春佳节,在中国广大的城市和农村,都有“耍龙灯”的习惯。“耍龙灯”也叫“舞龙灯”,或者“龙灯舞”,是流行于南北的一种民间游戏。新春的花灯种类繁多,诸如花卉、虫鸟、百兽等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龙灯”。
  
  春节有许多风俗习惯,有些如接神、敬天等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被逐渐淘汰,有些如放鞭炮、贴春联、耍龙灯、舞狮子等,则仍然广为盛行,并成为人们最为隆重的游艺项目。
  
  龙的形象是古人为了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的。古人把龙、凤、麟、龟称为四灵,其中龙的造型尤为优美矫健,昂扬奋发,刚柔相济。
  
  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因此也就想用舞龙的方式祈祷龙的保佑。当人们舞起用竹竿结扎、用绸缎装饰的彩龙来取乐的时候,它的祭祀性质悄悄地隐退,而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繁多表演技巧和富有浪漫主义的民间舞蹈艺术。
  
  祭龙求雨的习俗,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悠久,明清时期官府还作了明文规定,每年立夏由县官出面组织立夏节、举行祭龙求雨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对龙的崇拜是很自然的事。因此,龙、麒麟、凤、龟连在一起称为“四灵”是吉祥物。
  
  神奇的龙,在中国的民间,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在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中,龙有时是为人造福的瑞兽,有时是为恶多端的孽障;有时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有时却又是邪恶的化身……但任何一个故事,都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龙年说龙》公隋编著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书名:《龙年说龙》
  
  作者:公隋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月
  
  定价:32.00元
  
  书号:ISBN978-7-5104-2330-7
  
  分类:龙-文化-中国-通俗读物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