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陵立仓颉像说起
五千年传承的黄帝国家祭祀大典,清明节时如期在黄帝陵隆重举行。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时,全球华人用神七材料和青铜向黄帝陵共铸“中华神天鼎”。
辛卯清明节前,在黄帝陵新落成的仓颉造像。
2011年4月5 日,辛卯年清明节前,在黄帝陵的神天鼎下,延绵不绝的沮水河边,一座大理石仓颉造像和一组仓颉造字的大理石浮雕群在黄帝陵落成。人们不仅要问,“生于斯,葬于斯”的黄帝陵,为什么要把仓颉像也立在这里呢?
我国古代的丧葬制度非常严格,作为黄帝也不例外。黄帝生于黄土高原黄陵县的小寿山,史称寿丘。据《陕西通志》记载,《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旧志谓:“黄帝生于防州,以桥山的防州地故也。(防州疑为坊州之误)。据历史文献记载,唐武德二年,析鄜洲之中部,鄜城(今富县)置坊州中部郡于后周旧马坊,领县四,……宋仍为坊州,领县二,曰中部(今黄陵县)、宜君(今宜君县)。金因之。元至元六年,废坊州入鄜洲,……编户二十四里。黄帝时代,作为黄帝的臣子,发明指南车的功臣风后,因出生在山西解州,死后便归葬于山西解州;发明养蚕抽丝的黄帝之妃嫘祖,因出生在四川的盐亭,她虽为黄帝之妃,死后仍归葬于四川的盐亭;造酒的杜康、造碗的雷公、造字的仓颉均出生于陕西的白水县。因此,他们死后同样根据我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归葬于白水。白水之所以称谓“四圣故里”,就是因为在黄帝的那个发明时代里,白水县出现了一大批发明创造的优秀人才。由于仓颉的伟大贡献,黄帝还封仓颉为阳武国君,因此,我们今天说,白水县不仅是一个带国字号的县,同时,早在黄帝时代,白水县就是一个发明创造、人才汇聚的县。
延绵不断地沮水河边,仓颉造字浮雕光耀后世。
据《史记》记载:“(黄帝)以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得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黄帝做为天下共主以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采首山之铜,于荆山之阳,铸立国之鼎。黄帝不仅创造了中华,而且黄帝把中华带进了一个发明创造的时代,发明创造是黄帝时代的社会主题。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尊奉黄帝为人文始祖,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文明、团结统一的民族,是一个以文明为荣的民族。
而作为一代史官仓颉,是否对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记载呢?
据《陕西通志》记载:早在伏羲时代,“伏羲氏命朱襄造书契,以代上古结绳记事。《易》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造六书。命子襄为飞龙氏、造六书。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转注,四曰会意,五曰谐声,六曰假借”。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归六书。另据《河图玉版》记载:仓颉为帝(黄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那么,玄扈山在什么地方呢?玄扈山即今洛南县西北一百里的一座小山。洛南花石浪龙牙洞洞穴遗址是洛南盆地旧石器时代的一个地点群,曾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之首。它的发现,填补了秦岭山区旧石器时代的空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资料。据《洛南县志》记载:仓颉在此,“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境内之扈山相传曾为仓颉造字处,所造28个“兽蹄鸟迹”文字,现藏于县博物馆,为稀世珍宝。”据后世专家学者研究,仓颉为创28字可是费尽了心思,因为伏羲时代朱襄所创文字并不齐备,还不能够记载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要用一个一个的文字连续起来记载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要用一个一个的文字连续起来叙述一场惊天动地的事情,并不是我们今天想象的那么简单。黄帝经五十二战做为天下共主,荆山铸鼎创立中华可谓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事件。当仓颉用28字把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记载下来的时候,当仓颉用摩崖石刻把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刻在玄扈山的时候,在仓颉故里的白水县,也发生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据《白水县志》记载,仓颉作书,夜晚鬼神为之哭泣,天降粟雨。因此,白水县在古代曾被称为粟雨县。
仓颉和黄帝一样,享受世代中华子孙的祀奉和香火。
文字作为文明传承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交流沟通的桥梁,也是全人类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被誉为“黄帝城”的杨官寨遗址,是现今以来发现规模最大的城市。这个城市有一条长达1945米的环壕,而挖掘这样一条环壕会产生10亿立方的土。在这个被列为2008年的中国考古之首的杨官寨遗址里,还发现了精美的文字。由于这个遗址和黄帝同时代,因此我们可以说,早在黄帝时代,仓颉所造的文字是非常精美的。而文字、青铜铸造、城池、国家体制是世界评判文明的标准。文字作为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只有用文字记录口语形成的书面语言,才是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因此,在黄帝故里的黄帝陵,树立仓颉像,让仓颉和黄帝一样,享受后世的敬奉和香火,不仅是中华民族子孙心声的反映,而且是对中华文明的真实记载。只有文字,才能突破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才能是人类可以在书面语的基础上,完整地传承人类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才能是人类能够完善的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人们只有这一种方法,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新的文明社会。
【刘宏涛,联合国科学与和平贡献奖获得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帝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汉字网学术顾问。其著作《黄帝功德大典》于2008年被黄帝陵永久性收藏。】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