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永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加大非遗保护力度 创作各类优秀作品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打造特色文化 2011-03-22 15:03:54
文/任永华 胡得相 师利阳

文/任永华 胡得相 师利阳

     临近年关,永寿文化战线捷报频传:张艳娥老人的剪纸作品《福禄百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艺术展”中荣获二等奖;魏关彦的摄影作品《槐花引来放蜂人》和胡得相的大草书法王维是诗《山居秋暝》,在第二届陕西省农民艺术节中分别荣获摄影类和书法类一等奖。据统计,去年该县全年共创作书法、美术、摄影、文学作品2000余幅,400余幅作品在省市以上展馆中展出或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永寿县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创作各类优秀作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该县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去年该县文化馆深入乡镇、村落48次,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知识,共印发传单、张贴标语1000余张。对已申报项目进行完善归纳,对未申报项目进行搜集整理完善,其中永寿民间舞蹈《拉犟驴》、《民间唢呐》已申报市级保护项目。并通过举办工艺品展,锣鼓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
    狠抓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创作,该县全年共创作书法、美术、摄影作品1500余幅,89余幅在省市以上展馆中展出或发表,24余幅获奖。该县文化馆协助县宣传部举办“槐花赋”诗词散文及书法美术摄影大赛,收集各类作品500余幅,评出30多个奖项。组织举办“中国•永寿第七届槐花节书画摄影作品展”,参展作品300多幅,观众达1万余人。举办“永寿民间工艺”品展销,参加展览单位及乡镇15个,搭建展位17处,展出品种有剪纸、根雕、泥塑、土织布、面塑等100余种,销售总额达4万余元。协助县农发办组织永寿民间工艺品47件参加杨凌农高会。组织作品参加第二届陕西省农民文化艺术节,选送书法美术作品8幅,摄影作品12幅,其中6幅获奖。
 狠抓文学创作,全年共创作文学作品500余篇(首),有321篇(首)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全年召开文学创作座谈会3次,培训辅导业余作者400多人次,创作戏剧作品20余部,选送作品5部,创作40万字的长篇小说《四季风雨》一部,业余作者张美峰编写秦腔大戏《火龙珠》一部。参加陕西省第二届农民文化节,选送魏关彦创作的小品《果园风波》获奖。与市群艺馆联办的《咸阳文化•西部风》文学艺术专刊,出刊10期,共发表文学、美术、书法、摄影作品500余篇(首)。进社区、校园辅导五次,提升了文学爱好者和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该县文化馆协助县上举办了“中国永寿第七届槐花节”大型文艺演出,观众达4万余人。开展了广场文化活动月活动,组织了4个民间团体进行了演出,演出23场,排练节目43个。与县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秦腔大家唱”活动,组织编排演唱录制三期,参加人员50余人。开展了金秋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业务骨干18人深入到御驾宫乡、渡马乡、常宁镇等乡镇演出5场。全年辅导业余社团排练节目百余个,深入各乡镇进行文艺辅导,成立了城关、南关、新勤民丰等24个村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