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清朝设“宁陕厅”,取其“安宁陕西”之意。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55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6个,县直中心卫生院5所,乡镇卫生院8所,村卫生室98所。县乡医疗机构
人民网安康11月11日电(任丽虹 雷万钧) 陕西省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清朝设“宁陕厅”,取其“安宁陕西”之意。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55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6个,县直中心卫生院5所,乡镇卫生院8所,村卫生室98所。县乡医疗机构共设床位248张,在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73人,其中乡镇卫生院133人。城关镇卫生院即将投入使用,这标志着该县乡镇卫生院唯一的“空白点”被彻底消除,一镇一院、一村一室的乡村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目标已经全面实现。
近年来,宁陕县委、政府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把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视为民生工作,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夯实责任,形成了“大办卫生、办大卫生”的理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卫生事业取得了突破发展。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装备得到了全面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人员队伍素质逐步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医疗惠民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实现了群众“有地方看病、看的好病、看得起病”的和谐氛围,织就了一张惠及城乡居民的卫生民生工程网,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给城乡群众增加了缕缕温馨。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
宁陕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县卫生局凭着对全县7.5万百姓的健康和不断提高的医疗需求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积极争取资金,带动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内累计争取国家扩大内需新增卫生项目、灾后重建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顺利完成了县医院门诊楼改造装修和13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并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筹建城关卫生院。目前,城关镇卫生院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预计12月初将投入使用。按照“三室分离”的标准化要求,建设规范化村卫生室81所。为县医院添置更新了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为全县13所乡镇卫生院,98所村卫生室配齐了必须的医疗设备。
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两年,共完成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项目47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基本完成,诊疗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卫生人员培训力度加大,通过进修培训、集中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和对口帮扶指导,不断强化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今年共选派22名乡镇卫生院人员参加省、市级培训,举办各级各类培训12次600余人次,并依托“双卫”、“华医”等医学教育网站培训县乡人员200人次,卫生人员培训覆盖面进一步提高,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实行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院长竞聘和实行绩效工资改革,激活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逐年提高
2009年该县新农合工作按照三高一低(参合率高,医药费用补偿比高,受益率高;参合农民住院费用低)的工作要求,卫生局狠抓组织领导、政策宣传、健全制度、基金监管等工作,深入开展医疗机构“三合理”专项检查。全县参合59097人,参合率98.87%,连续多年名列安康市第一,2009年为47493名参合农民补偿医药费用621.64万元,基金使用率达到105%,参合农民受益率81%,其中:报销超过15000元9人,超过20000元5人,2人享受50000元的特大病补偿,有效杜绝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逐步形成了“管理科学、操作规范、监管有力、报销便捷”的工作格局。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群众“健康少病”
为了让广大群众能均等地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宁陕县卫生局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任务让全县群众共享卫生服务资源。一是整合县乡医疗设备和人力技术资源,全面完成了全县6140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二是开展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三是实施了全县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普查7450人次,治疗2009人,治愈1034人;四是普及了15岁以下儿童乙肝乙脑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其中免费为接种对象接种乙肝疫苗1005人份、乙脑疫苗2608人份。五是实施“孕免”项目,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政策,2010年县乡医疗助产机构共免费接收农村住院分娩产妇117人,六是启动了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七是全面完成了丰富、梅子、新场三个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服务站资源技术整合工作,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
自去年10月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启动实施以来, 65岁老人体检、0-36月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等10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很好落实。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3000份,建档率达到3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化项目地实施,提高了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慢性病等重点人群健康干预的针对性,目的性和规范性,使群众少得病或不得病。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为了建立一支与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相统一,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卫生人才队伍,宁陕县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实施卫生人才队伍振兴计划。首先,在管理方面出台了《卫生人才队伍管理办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管理办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获取执业资格奖惩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千方百计鼓励、支持在岗医疗卫生人员通过自学自考和在职进修,考取相应学历和执业资质,今年县政府对2008年考取学历和岗位执业资质的11名医技人员给予了定额奖励,有效调动了在岗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各方面的积极性。其次,抓培训和岗位练兵。先后组织开展了甲型流感防控、疫苗接种、妇女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等专题培训。组织全县村医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类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再次,抓培养。积极选派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每年选送6人到省市二级以上医院进修,选派45名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到市县进行学习进修。医疗卫生队伍人员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认真组织开展县级卫生单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帮助他们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提高管理、业务水平,促进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有计划地组织乡镇卫生院、部分村卫生室的医疗人员到县医院、中心卫生院进行免费进修学习,提高其业务水平,争取做到让群众多发病,常见病解决在乡镇。加快县医院创等达标建设,持续推进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统筹资源,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方便、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县政府加大卫生保障资金投入,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纳入财政全额预算,药品“三统一”全面实施。
在做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宁陕县卫生局统筹兼顾,积极做好了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医疗质量管理和行风建设等常规性工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正常秩序得到有力保障,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发展,200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新农合制度建设先进县”;同年,县卫生局荣获安康市卫生工作综合考核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