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抵制商业文化侵蚀纯洁师生关系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抵制商业文化侵蚀 2010-09-09 10:01:53
教师节前夕,有关教师节送礼收礼问题的讨论表明,人们在对教师表达崇高敬意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职业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如何正确地理解和维护正常的师生关系,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教师节前夕,有关教师节送礼收礼问题的讨论表明,人们在对教师表达崇高敬意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职业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如何正确地理解和维护正常的师生关系,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在我看来,当前之所以会出现教师收礼蔓延的现象,首要的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教育消费观对社会的影响。从消费的角度理解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可以说教育兼有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的双重特性。作为一种公共消费,教育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由政府免费提供或不以成本价格提供。鉴于人的素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把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当作个人的基本权利,因而政府支出在大多数国家都是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而作为一种私人消费,教育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知识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知识及其传播的产业化发展,它带来的重要变化就是对知识的追求具有了消费的特征。这样一种新的教育消费观导致从消费的角度来重新解释学校中师生关系的意义,学生送礼和教师收礼表明师生之间原有的知识传承关系正被解构,并逐步具有了商品交换的某些特性。

  出现教师收礼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前这一代家长的心态。今天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代独生子女及独生子女家长,由于社会的变迁,他们的所思所想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中国人养育儿女有着重要的功利性目的,即为了子嗣后继,支撑门庭。这样一种育儿文化加上在中国实施了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这一代家长对子女的心态变得愈加复杂。相当多的人对孩子怀有强烈的望子成龙心态,而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又使现在的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一种复杂心态,导致许多家长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人上人”,实现自己的梦想。近年来的许多研究都表明,中国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普遍存有过高的期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教养、有知识的人”,希望孩子能上大学;对孩子最满意的是“用功学习”,最担心的是“不能成才”、“找不到工作”。由于重教,因而尊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所以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不同一般。这样一种心态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送礼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而已。

  从根本上说,师生关系是一种知识、技能、文化、价值的传承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它不同于其他的许多社会关系。古人甚至把师生关系比作父子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意味着一种超越金钱、堪比亲情的含义。就此而言,在特定的时候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教师的敬意虽在情理之中,但送礼之风不可长,这是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会使师生关系变质。当送礼和收礼行为具有了某种利益需求时,这种行为就有可能演变成行贿和索贿,师生关系就会演变为钱权交易的关系,就会触犯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因此,任由此风滋长,将给教育带来严重困扰。

  解决送礼收礼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做起。对教师来说,在当前的功利性语境中如何自处,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教师的基本职能并没有改变,都应信守这一职业所必须坚持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以自己的良知和自律影响学生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对家长、学生来说,他们也是送礼收礼行为的当事人,其行为也在影响社会的风气。感恩是一种情意,一种出自内心的表达,因此家长和学生应善于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恰当表达对师恩的感激之情,而不应以送礼的低俗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意,更不应以送礼为钱权交易的手段,败坏师生关系的纯洁性。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健康向上的师生关系,抵制商业文化的不良影响,坚守教育应有之义。

  (作者劳凯声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