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探古夏令营圆满结束
特殊夏令营 千古大秦情
“哇塞,太帅了,太震撼了,学这个专业应该挺有意思的。”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的小张同学坐在大巴车里兴奋且有些激动地和身旁的同学聊着。
8月11日起,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秉着教学突出实践,专业突出特色的理念,开展了连续两天的迎新生夏令营特别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以秦文化为主,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带队的王老师,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是学校的第一届夏令营活动,共有150名学生和两名河南老师参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探访陕西文物古迹,领略三秦大地风采。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学生前往兵马俑
“同学们,咱们马上要去的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第一站是兵马俑,全程陪伴着的张导游耐心给同学们讲解着关于兵马俑的知识以及路上的见闻,谈到丝绸之路,同学们兴致大发,“咱们结个伴重新走一次丝绸之路吧”,几个男同学在座位上小声嘀咕着。“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咱们西安的土门一带,作为咱们文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感受一下先人的足迹”,张导游意味深长地说。王老师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对文物保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毕业后能担负起文物保护的重任,特意推出了夏令营特别活动,学生们对这次活动很期待,规定早上七点半集合,可同学们很早就等着了,有的甚至连早饭都没吃。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学生在兵马俑博物馆
到达兵马俑,车外已是骄阳一片,跟随着张导游,同学们排队走进兵马俑博物馆。“哇塞,太强大了”刚进入进入一号坑展厅,一位女同学不禁感叹,面对封建帝国的强盛之迹,同学们无比钦佩,看到现场忙碌挖掘的工作人员和残损的文物,围观的同学豪气万丈,“几年之后,我的身影就会出现在这里,文物,你们等着在我手中重现吧”,同学们的热情和信心感动了带队老师和记者。几名男同学满怀好奇地询问工作人员关于文物修复的知识,当得知修复一个兵马俑至少需要七到八个月时,几个男同学锁着眉头陷入了沉思。记者问到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了解多少时,几个同学说,只是知道挺困难的,但并没有想到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和精力,觉得那些工作人员很辛苦也很厉害,很佩服他们。
据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进行文物保护训练、博物馆的发掘修复和保护实训,去年在校学生参加了西安文物保护中心实验室的一些保护项目,得到文保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也让学生受益匪浅,所以学校继续在加强学生实战经验的前提下让学生真正对文物保护产生浓厚的兴趣。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学生在兵马俑博物馆
参观完一号展厅,同学们又分别参观了二号三号展厅,面对祖先的智慧和秦朝的的强大,一个男同学说“我突然觉得作为中国人很自豪,那些老外都被镇住了”。
意犹未尽地离开兵马俑博物馆,随后又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同学们在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感慨之余,也对自己所学专业充满了期待。
第一天的活动结束之后,带队的肖老师告诉记者“我觉得这群孩子特别可爱,我经常把他们比作小青菜,而且是家门口的小青菜,一点污染都没有。从今天的情况看,他们在相互了解之余,都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也很憧憬。”
第二天的行程很紧,要参观三个景区,汉阳陵是同学们最期待的。一个小时的车程之后,到达汉阳陵。同学们对汉俑非常感兴趣,通过解说得知汉俑本来是有衣服和胳膊的,为了让胳膊可以转动,所以是用木制的,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学生在汉阳陵地下博物馆
陪葬墓园区同样是同学们激动的,踩在地宫玻璃上,同学们都屏住了呼吸,生怕大声的喧哗会打扰到这些千古遗物。一位女同学小声告诉记者,从来没想过自己能亲身体验站在几千年前的土地上方,感觉很神圣。幻影成像厅更是让同学们体验了一次穿越时空般的奇迹。
两天的夏令营结束了,一位姓张的同学告诉记者,“本来就很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但就是不清楚具体都干什么。经过这次活动,我亲眼看到了先人的智慧与结晶,同时也感叹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的浅薄,希望以后通过自己所学知识,更好地让后人借鉴,因为我们学校是开创文物保护专业的先例,所以我个人认为它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记者也采访了两位随行的河南老师,一位女老师说:“我的学生选择了这所学校,所以就过来看看,我觉得学校组织的这次夏令营活动挺有意义也挺有特色的,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很多,我们也受益匪浅,这个专业在全国确实也是极少的,前景应该很不错。”
最后肖老师告诉记者,以后像这样的活动还会继续举行,学校希望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研究的实战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文物的气息,在学习中了解到国际文物研究的最新动态。
(记者 耿振宝 李利飞)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