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越宽的人生路: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
“‘村官’生涯对我的人生很重要”
“也许我不会一辈子呆在农村,但‘村官’生涯对我的人生非常重要。”每当有人询问,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黄辛庄村的大学生“村官”陈丽娟都会这样说。
4年前,当陈丽娟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时,她的选择就曾遭到无数人的质疑:你苦读多年,难道就是为了到农村工作吗?
几乎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有类似的经历,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这段经历中收获了很多。
陈丽娟刚到村里时,村民来办事都不找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黄辛庄村提出实行土地置换的新农村建设方案。陈丽娟走村串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长达1万多字的报告,因此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成了大家眼中的“自己人”。
陈丽娟认为,当“村官”不仅是帮助村民搞好村务,还要引领村民拥有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相对于多数基层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由于熟悉电脑技术,在刚到岗时都会被指派做打字等案头工作。这样的小事恰好成为他们发挥主导作用的切入点。
陈丽娟发现村里的户籍工作还停留在手工阶段,每次需要统计相关数据的时候,都要一页页地翻查户口簿计算,既费力又容易出错。于是,她向村领导提议建立一份全村村民的“电子户籍档案”数据库。在她的努力下,“电子户籍档案”数据库在随后一个月里迅速完成,黄辛庄村农业户籍人口的情况都输入了电脑。这项工作为黄辛庄村在随后的人大换届选举确认选民名单、农业普查确定登记对象以及妇联计划生育和办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近,陈丽娟又有了新计划:利用网络解决村民就业难问题。她利用自己熟悉电脑网络的优势,帮助村民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她还计划为村民开设电脑培训班和法律知识普及班。
“就在这些不知不觉的小事中,村里的面貌在改变,我也在迅速成长。”陈丽娟说。
据了解,自2008年3月我国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共有130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记者 刘奕湛 吴晶)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