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日前以”新质领航 建强轻工”为主题,在南京召开了轻工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大会。
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司副司长甘小斌表示,近年来,轻工行业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持续优化、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度不断加深,轻工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轻工行业科技创新发展要夯实融合基础,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抓牢融合关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畅通融合途径,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介绍,“十四五”期间轻工业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绿色发展正在成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据介绍,轻工业是我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截至2025年10月,我国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10.87万家,增长至14万家,年均增速6.4%,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22%。全行业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连续5年保持第一。2025年前三季度,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万亿,利润1.04万亿,同比增长3.1%和3.9%,均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轻工业依靠持续创新和强大韧性,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回顾“十四五”,轻工业创新有力、绿色更浓。新质创新体系构筑,引领行业新质发展;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带动产业跃迁升级;创新成果惠及民生,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绿色制造成果丰硕,擦亮高质发展底色;绿色产品供给丰富,带动绿色消费生活。
大会提出,迈向“十五五”,轻工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要做好六方面工作,分别是优化创新体系,建强新质发展的核心力量;应用前沿技术,赢得新质发展的先机高地;深化产业创新,筑牢新质发展的产业根基;全面绿色制造,锻造新质发展的绿色优势;强化全链减碳,创造新质发展的绿色价值;面向人民需求,在新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调研员宋波表示,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主战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从源头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轻工行业要做好节能减排、降本降耗的减法,做好表质增效的加法,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一是要深入实施节能降碳行动,二是要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三是要加大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供给。下一步,要积极推动轻工行业落实《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建立涵盖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多维度的绿色标准体系,强化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持续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大会还发布了轻工业“十四五”先进科技创新成果,第四批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名单,第一、二批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第二批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复评结果。大会还发布了“十四五”轻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报告,2025年度轻工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名单和2025年度轻工业节能低碳先进技术目录。(记者 黄鑫)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