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李亚鹤:第六届老舍戏剧节推出“戏剧之夜”,四部经典戏剧线上连播

2023-01-01 18:41:29    来源:财讯网

北京曲剧《龙须沟》、话剧《茶馆》、《老舍赶集》、《二马》,一个“老舍”串起四部戏剧连播,10个小时戏剧流水席吸引观众人次超380万——这是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临近年底为寒冷的北京打造的一场戏剧盛宴。12月28日,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六届老舍戏剧节“戏剧之夜”大型云直播活动,从15:00开始到次日0:40结束,包括北京日报、北京时间、北京文艺广播、北京青年报、中国演艺、新浪新闻、搜狐文化、爱奇艺、优酷、北演演艺、天桥艺术中心、文化西城、一点资讯、光束戏剧等在内的十多家媒体同步直播。

今年是北京曲剧命名70周年,而这一剧种正是老舍先生亲自定名的。老舍先生喜欢曲剧,创作了剧本《柳树井》,1952年该剧成功上演之际,老舍先生正式将其定名为“曲剧”并且特意在“曲剧”前面加上“北京”两个字,从此北京就有了自己的地方剧种“北京曲剧”。

李亚鹤说,当天播出的北京曲剧《龙须沟》是上世纪90年代“曲剧现象”时期创作而成的经典作品之一,该剧于1996年创作完成,一经推出便受到首都观众们的热烈欢迎,曾执导该剧的导演顾威先生说:“这个戏至今已经演了数百场,这次能够参加老舍戏剧节‘戏剧之夜’的展播是我们的荣幸。”

来自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金帆话剧团的《茶馆》,则在老舍先生原作睿智的思想老练的语言之上呈现出“鲜嫩”的味道。该剧在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推出,北京人艺演员张福元在看过该剧之后曾称赞“这是一台学生戏剧作品的上乘之作”。

李亚鹤发现,曾经在该剧中饰演庞四奶奶的祝雪妍而今已经是电影学院的一名学生,她说:“经过这个戏排演,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学习表演的种子,我觉得《茶馆》最令人反复回味琢磨的是剧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剧中饰演常四爷的李英昊目前是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在读生,并在话剧社担任校话剧团团长,他说:“正是因为高中阶段金帆话剧团以及演出《茶馆》的经历,才在大学期间选择了话剧社,也让自己在艺术这条路上更加坚定。”

老舍先生之子舒乙曾说“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是一片沃土”,话剧《老舍赶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剧名源自老舍先生1934年出版的短篇集《赶集》,遴选自老舍先生70余篇短篇作品,包括《创造病》《牺牲》《黑白李》《邻居们》《话剧观众须知》《我的理想家庭》。该剧演员刘欣然说:“《老舍赶集》的创作以特殊的幽默方式呈现,希望整体气质更加鲜亮、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作品保留了一贯的轻松诙谐,更多了一份温暖,几个短篇共同的主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说《二马》是老舍先生赴英国短居回国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该剧是北演公司2016年出品的话剧作品,由方旭导演,以全男班的演出阵容在首都剧场首演。李亚鹤知道该剧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一致好评,且在之后的巡演过程中备受各地观众喜爱。2019年该剧受邀参加第三十届澳门艺术节,作为唯一一部普通话作品,话剧《二马》同样受到澳门本土观众的欢迎。

对于该剧参与“戏剧之夜”的剧目展演,编剧导演方旭认为“线上播放的形式对于戏剧的传播有非常大的好处”,同时他认为如果观众喜欢观众也一定会走进剧场看戏。他说:“提到‘老舍’大家习惯性与‘老北京’画上等号,但是《二马》写的不是发生在北京的故事,它写的是两个老北京——老马和小马客居伦敦发生的一段故事。”方旭导演望接下来有机会重新复排该剧,“希望经过时间的沉淀,希望我们再复排《二马》与大家在影像里看到的会有所不同,会更加精彩。”

据李亚鹤了解,到目前为止,本届老舍戏剧节已举办40场演出,各类论坛和戏剧活动等20余场。其中《俗世奇人》《虚像的道化师》《我这一辈子》《北京人》《威廉与我》《马前泼水》《牡丹亭》等多部作品陆续上演、异彩纷呈,据悉,因疫情延期的剧目《惊梦》《红高粱家族》也将择日上演,接下来,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已公布档期将于2023年2月23日至26日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上一篇:年关将至,建议各位:提前备好这件工具,完美解决脏玻璃!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点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