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 > > 正文

青神县:村民过上“牛”日子 产业发展有奔头

2023-10-18 16:39:12    来源:四川科技网

“一头牛,带动的是村民,牵动的是一个产业的发展。”10月16日,在眉山市青神县罗波乡施家沟村的肉牛养殖场,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清理牛棚,并为肉牛添加草料。一旁,罗波乡党员干部向村社干部、业主了解近期肉牛场运营销售情况。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施家沟村顺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发展肉牛养殖,探索发展“四位一体,互惠共生”的集体经济模式,村民牵着集体经济“牛”鼻子,过上了“牛”日子。

立足特色 寻找“牛”办法


(资料图片)

近年来,施家沟村形成了茶叶、林业、椪柑、藤椒、畜禽养殖等产业,但大多数农户都是“单打独斗”,存在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农增收,增加农业产业抵抗风险能力,成为了当地广大党员干部关心的问题。

通过前期详细的市场调研,罗波乡和村社党员干部发现,牛肉产品的消费替代效应及营养价值功效愈发显现,牛肉消费市场需求强劲,结合施家沟村多年来发展种养循环型农业产业的经验,具有引进肉牛养殖的优势。于是,施家沟村围绕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形成以村党总支为核心,多方参与,多点开花,多元共进的“一核多元”工作思路。

“前期在施家沟村修建的部分饲养场地处于闲置状态,改造后就可成为较为理想的肉牛养殖场。”业主王圣涛介绍说,施家沟村在种植茶叶、椪柑、藤椒、蔬菜时,每年需要外购大量肥料等农资,而牛粪经发酵后具有肥力持久,肥效温和的特点,可代替部分化学肥料。种植业的副产物,如玉米秸秆等,又可以作为肉牛的饲草来源,有利于种养殖循环。

互惠共生 采用“牛”模式

罗波乡施家沟村党总支牵头发动108户农户,出资49万元,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出资51万元,成立国乡椪柑专业合作社,和牧丰农场合作开展肉牛养殖项目,结合施家沟村原有种植产业,集业主、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四位于一体,构成“种养循环”格局,实现合作社和业主单位“互惠共生”,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据了解,肉牛养殖项目采用“农业保险托底+养销全程托管+订单种植青贮”的模式,形成种养循环格局。

合作社租赁牧丰农场部分场地,购买农场适龄犊牛63头,委托农场进行饲养管理,成品牛屠宰、分割后进行线上电商销售。合作社成员对肉牛生长情况、饲料等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核定数量、价格后,按月给牧丰农场结算资金。合作社发动农户将牧场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用于种植符合标准的青贮玉米,农场对青贮玉米进行订单回收,用于肉牛饲喂,让农户深度参与。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和绿色发展,构建种养销循环格局,实现农业产业节本降耗、提质增效。养殖场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需求和变化,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同时,每头牛都购买了农业保险,为养殖保‘价’护航。”罗波乡施家沟村党总支书记祝喜佳说道。

联农带农 产出“牛”效益

“这是我们村上集体经济养的大胖牛,价格优惠、品种优良……”在罗波乡,党员干部群众自发成为牛肉“代言人”,在朋友圈纷纷转发,并配上肉品、价格等图片,助力线上销售。“很新鲜、价格也很实惠,货真价实,我们经常在这里买,他们还可以送货上门!”在城区线下实体店,新鲜牛肉订单俏,很多市民慕名而来选购,回头客也日益增多。

看着村上养殖的肉牛进入到广大市民的餐桌,有了好行情,村民们的喜悦涌上心头。“自从我们加入合作社以来,生活变化很大,我当时入股了五千元,现在每年在肉牛上的分红上千元,收入增加了20%,同时,每头牛都有保险托底,我们很有底气,相信村上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施家沟村村民郑玉勤高兴地说。

施家沟村党员干部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对合作社而言,每头牛饲养周期约13至15个月,预计体重675公斤,售价约2万元,除去购牛成本、饲料、兽药、人工等,单头利润保守估计3500元。合作社第一批设计规模63头,肉牛养殖单元年净利润20万元以上。将牧场产出的有机肥进行资源化利用,可节约大量化学肥料。土地施用有机肥后,土地肥力增强,节约肥料农药开支,增收作物收入合在一起,全年可增收10万元。

经过探索和发展,施家沟村达成了支部强作为、党员带好头、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业主能发展的多方共赢目标,大家对肉牛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对业主而言,低成本,高效率获得了青贮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对村集体而言,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壮大,加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的运转、保障、治理、服务能力。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罗波乡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体系,保证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牢牢抓住村党组织书记为集体经济第一责任人这个“牛鼻子”,选好村组织书记这只“领头雁”,并培育一批政治强、懂经营、善管理、带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头雁先飞”带动“群雁齐飞”。

“在发展方向没有决定性优势的前提下,我们创新性确定发展模式,突破村域限制,乡域内6个村联合投资成立青神县宝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形成‘村集体参股+平台公司投资+专业化运营’的共建模式。”罗波乡党委委员、副书记王美娟介绍,罗波乡还完善出台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办法,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公益金,用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精神文明等公共事务建设及公益事业支出,让村民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红利。科学划定分红比例,群众分红比例不低于50%,使村民参与和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劲头更足,持续增加村民的满意度、幸福感。

施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劲,是青神县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鼓足村民“钱袋子”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青神县出台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措施,注重在资金下沉、政策激励、人才联动上发力,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增强“造血”功能。

据悉,青神县投入中省扶持资金15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405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增收207.8万元,带动400余名村民就业。2022年全县1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接22个项目,增收200余万元。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实施资金、项目等帮扶,2022年对口落实帮扶资金479万元,帮助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元。

关键词:

上一篇:邻水县“五抓”推进秋季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点推荐

头条